在欧洲,多瑙河的上游被乌塔赫尔霸占……
河流在上游地段往往表现得那样“冲动”,而在中下游地段却十分“斯
文”,它把搬运的泥沙沉积在水流和缓的地区,不断地整修大地,把大地填
平补齐。
洞庭湖在古代曾是 4 万多平方公里的一个大湖,叫云梦泽。但是由于河
流携带的泥沙淤积填塞,到本世纪 30 年代,剩下了 5000 多平方公里;而到
了 1958 年,只有 4350 平方公里。这样,它只好把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
让给鄱阳湖。长江口上的崇明岛,是 2000 年来长江泥沙积聚所诞生的“儿
女”。黄河的泥沙,每年把三角洲向海中扩展 3 公里。河流就这样默默地“创
造”人间的平地。
海浪也在不断地向大地发动攻击,它冲击着岩壁,侵吞着海岸。位于美
国纽约附近的哈得孙河谷,千百年来,被海浪下切了 5000 米。
冰川像推土机一样,把地面上的岩石一层层剥下来,再堆到低处,大冰
川期中,冰川的堆积物有的厚达千米。冰川又像锉刀一样,在它流经的地区,
刮出冰川谷地。
地面上的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相互联系,“配合作战”。不断
地在改变着大地的容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在建设家园的同时,也
在不断地改变着大地的面貌,修建水库,绿化沙漠,条条运河,层层梯田……
把地球装扮得更加美丽。但是,当人们违背了自然规律,对地表形态进行破
坏,就会遭到大自然毫不容情的惩罚。

成长着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在一个森林密布、虎豹成群、神鬼出没的地方,来了一个叫乌见仁布钦
的活佛。他降服了统治这里兴妖作怪的女魔,使她变成了神女。这个神女的
名字就叫“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与 4 个妹妹住在一起。在她们中,一个长得非常美丽,另一个
有一副优美的歌喉,再一个坚定而富有智慧,还有一个心地纯洁而善良。珠
穆朗玛与 4 个妹妹合称“长寿五姐妹”。长姐珠穆朗玛,居于众姐妹的中央,
众姐妹像星星拜月亮一样围绕在她的身旁。
这个“神女”的故事说的就是世界最高珠穆朗玛峰。人们常把珠峰和南
极、北极并列,称她为“地球的第三极”。
多少年来,这个神秘的“地球之巅”,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勇士们去
探索。但是人类直到到达南、北极之后的第 42 年,即 1953 年才第一次登上
珠穆朗玛峰。从 1921 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 20 多个国家的登山健儿,在珠
峰进行了 40 多次登山活动,但是先后只有 100 多名运动员攀登到她的顶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尼泊尔两国之间,我国西藏地区的珠峰北极,是

攀登珠峰的路线之一。
1960 年 5 月 25 日和 1975 年 5 月 27 日,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员,先后
两次把五星红旗插上珠峰之巅,终于揭开了这个“地理空白点”上的朦胧面
纱。考察队测得了珠峰的准确“身高”——8848.13 米,打开了珠峰历史的
“万卷书”,并给她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填写了“履历表”。
亿万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质史上的
“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那时,这里还是一个鱼鳖活跃、各种海生动物充斥
的世界。后来,南亚次大陆板块这个“硬汉子”从南边“漂游过来”,使喜
马拉雅古海无容身之地,被迫“挺身而起”,形成了如今横亘东西,在我国
和印度、尼泊尔等国之间,锦延 2500 公里的巨大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的兴
起,是地球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在世界上的众山之中,论年龄,这个 3000 多万岁的喜马拉雅山,还只能
算是一个年轻的“小妹妹”。可是,要论“身材”,她却是后来居上,全世
界 14 座 8000 米以上的高峰中,有 10 座“住”在这里。仅只是最近 100 万年
以来,她就长高了大约 300 米,就是到今天,也还没有停止发育。喜马拉雅
众姐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这一带地区地壳活跃,经常发生地震。1932 年
珠峰一带的一次地震,使得山脚下绒布寺的挂钟一齐响了起来。寺庙屋顶被
震塌了,周围天空尘土弥漫,峰顶出现了彩云。1950 年 8 月 15 日,一次 7.5
级大震,又使峰顶陡然升高。
青藏高原是空气海洋中的一个高耸的“岛屿”。这里山顶的气候严寒而
多变,每年 10 月到第二年的 3 月,强烈的西北风,常常达到 12 级以上。这
时,即使威名远扬的台风与之相比,也只得甘拜“下风”了。强烈的高空风,
常常在峰顶拖起一条像仙女头上纱巾一样的长长的云带;每年 5 月末开始,
东南季风造成山间飘浮的云海,随时又把白雪抛洒在山顶;只有每年的四五
月份,才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
“喜马拉雅”是藏语的“冰雪之乡”。这里确实是一个到处银装素裹的
冰雪世界,而珠穆朗玛峰更是冰川的大本营。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东绒
布、中绒布和西绒布冰川。一条条巨大的冰川,像晶莹的玉带,在阳光照耀
下,闪烁着蔚蓝色的翡翠光彩。冰川在消融萎退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独特的冰
面造型,把这里装饰得如仙境一般。高达三四十米的美丽的冰塔群,远远望
去,就像玉龙身上的鳞甲;明镜一样的冰湖,随时变幻着色彩,湖光塔影,
遥相辉映。冰晶洞、冰钟乳、冰柱……种种天作奇观,构成无与伦比的人间
美色。不过,来到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在这琼琳碧瑶之中,须得倍加小心,
因为不知道“雪山女神”什么时候就会发起脾气,有时会在你不知不觉之中,
随着隆隆巨响,一道白色云雾冲霄而下,遮天盖地,这就是被称作“白色死
神”的雪崩。
这里荒芜寂静吗?不,这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生命的力量,在这
里表现得更加顽强。
在珠峰地区,有奇丽的冰雪景象,也有葱郁的绿荫世界。在山峰两侧的
河谷地区,生长着原始森林,平坦地方则被辟为农田。河谷往上的山坡上,
盛开着白色的野生蔷薇、艳红的玫瑰和五彩缤纷的杜鹃。处在珠峰脚下一个
盆地里的定日城,种植着青梨、豌豆、萝卜、油菜,周围的山坡上则放牧着
成群的牛羊。附近的绒布寺,是居于海拔 5000 米的一座大庙,可算得世界建
筑上的奇迹。

在海拔 5000 米以上地区,植物生长期短促,发育阶段紧凑。5 月中旬刚
刚开始生长,到 6 月中旬便开花结实了。越是向上,植物的生长期越短。生
长在这时的植物,能在短促的生长期里,迅速地完成它一生的使命。在冰雪
里,美丽的雪莲更显示着生命的力量。
山区特有动物的活动,增加了生命的欢跃。这里生长的野牦共牦牛,身
躯魁伟,体力强壮,成群结队地过着游荡生活,夏季一直可以上到海拔 6000
米的高山栖息。生活在这里的西藏野驴,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成群的岩羊
和高原鼠兔,经常出没在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至的冰川两岸,却是雪鸡聚
集的好处所。巨大的喜马拉雅山鹰,则能到达海拔 8000 米的雪山上空。

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在非洲东部的高原上,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断裂谷带,就像要把大地撕
开似的,裂谷宽  50~100 公里,气势非凡,被称为“地球的伤疤”。它南
起赞比西河口,向北延伸,包括尼亚萨、卢多尔等湖盆地,直达红海。从地
质构造上看,这个裂谷带还应包括红海和亚洲西南部的死海谷地,合起来长
达 6000 公里。
肯尼亚是观察裂谷景色的最佳地点。从首都内罗毕驱车西北行,不到两
小时便可来到裂谷边上。登上悬崖,屏住呼吸,凭栏下望,松柏叠翠,深不
可测;左顾右盼,莽莽苍苍,不见边际;举目远眺,可见一部分平平展展的
谷底,几十公里以外又是陡壁如削,那便是峡谷的彼岸了。整段裂谷似神工
鬼斧凿就,处处两壁直立、怪石峥嵘。谷底,或是浓荫蔽日的热带森林,或
是芳草萋萋的牧场,或湍流飞瀑,或湖泊如镜……这真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美
丽画廊。
大裂谷地带气候温暖潮湿,草原辽阔,森林茂密,生长着许多野生动物,
许多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所罕见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开辟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取得了可喜成果。
这条大裂谷带还是一座巨大的天然蓄水库,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裂
谷带地区,大小共 30 多个,这些湖泊一般都具有狭长、深陷的特点。裂谷南
部的马加迪湖是天然碱湖,湖水接近于凝固状态,纳库鲁湖水鸟众多,是肯
尼亚第一个专门保护鸟类的国家公园。在裂谷西北段的图尔卡纳湖则富产鱼
类,鱼中大者可与成年人比短长,不少游客将其吊在木架上与自己合影留念。
图尔卡纳湖地区还是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乐园。那里多次发现古人
类化石和古人类用火的遗迹。据分析,200 多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
活动了。
2 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是一个大陆,以后地壳沿一条南北方
向的海底深沟发生了破裂,部分地壳下沉,把这个大陆一劈为二。随着这两
部分慢慢分开,大西洋就诞生了。今天,沿着东非的裂谷,一个类似的地壳
巨大变化过程正在进行中。在这条地沟的北端,地壳的两大板块,即阿拉伯
和非洲已经分开,并且以每年 2 厘米的速度往两面移动,在它们中间隔着一
个年轻的海——红海。红海不但过去在扩大,现在也一直在扩大。1978 年 11
月 6 日,红海之滨吉布提阿法尔地区火山爆发,附近红海一下子扩大了 1.2
米。红海这样持续扩大下去,将成为世界第五个大洋。而那时阿拉伯半岛以
北的波斯湾口将被堵死,这个海将变成一个内陆湖泊。

裂谷本身正以每年大约 1 毫米的速度向两面移动,再过数百万年将会形
成一道很宽的裂缝,一个新的海洋将把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东非其他国家同
这个大陆的其余部分隔开。

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 6437 公里,汇合 1000 多条支流,浩浩
荡荡;流域面积 700 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
多尔、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国,约占南美大陆面积的 40%。
河的中下游河床很宽,一般 4 至 6 公里,汛期下游达 25~80 公里,河口地区
可达 200 公里,呈现一片汪洋,淡水冲入大海达 150 公里。中下游水深一般
在 60 米以上,有些地方深达 240 米。1500 年,欧洲探险家威·宾逊沿巴西
海岸北上时,曾把亚马孙河入海口误认为“淡水海”,而巴西人则称亚马孙
河为“河海”。每年,3800 多立方公里的河水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占世
界所有河流水量总和的 1/9。它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仅巴西境内即可发电
约 1 亿千瓦。整个亚马孙河水系航运条件很好,包括支流在内 3.5 万公里河
道可以通航,3000 吨海轮沿干流可上溯 3600 多公里,直抵秘鲁的伊基托斯。
从空中鸟瞰,亚马孙河流域淹没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中。把这里叫作“林
海”,一点也不过分,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面积确是远远超过地球上最大的
海——珊瑚海。1/5 的森林资源、8 亿多立方米木材,就蕴藏在这莽莽林海中,
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在林海中到处出没和繁衍……
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大平原,土地肥沃。这里高温多雨,年降
水量 1500 到 2500 毫米,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这儿农产丰富,尤以盛产稻
米、甘蔗、甘薯、玉米、烟草、香料、咖啡、可可、香蕉、柑桔等著名。
亚马孙河是淡水鱼类的乐园。在那滔滔流水中,有 2000 多种鱼。它是
世界上拥有鱼类最多的一条河。其中不少是亚马孙河特有的鱼种,如 2 米多
长、 300 公斤重的比拉库鲁鱼,是巴西最大的一种淡水鱼;带有发电器官的
电鳗和电鲶,等等。河中有一种珍贵的哺乳类水生动物——牛鱼,它头部像
牛,体形似海豚,胸部长着一对如拳头大小的乳房,每当露出水面时,由于
它头上往往挂满水草,胸前露出乳房,犹如长发披肩的女人,因此有“美人
鱼”的雅称;还有一种凶猛的鱼叫作“吃人鱼”,头部和两侧呈黑色,长有
两排像剃刀一般锋利的牙齿,“吃人鱼”总是千百条聚集在一起,成群觅食,
人或牲畜在水中遇到它们,就会遭到袭击,几分钟之内被吃得只剩一副骨架。
古往今来,在亚马孙地区,大自然造化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长期
以来,它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前来考察。近代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居维叶、
拉马克等都对亚马孙地区的考察资料进行过深入研究。
亚马孙丛林大部分地区尚未被开发。它那珍禽异兽、原始部落等种种奇
闻怪事,不时地从探险家的笔下披露出来,使本来就显得神秘莫测的亚马孙
丛林,又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非洲巨富刚果河

刚果河发源于非洲南部加丹加高原。它由南向北流去。穿过赤道以后折
向西北,然后折向西南,再次穿过赤道,在巴纳纳城附近流入大西洋,形成

一个大弧圈。
刚果河全长 4374 公里,流域面积 345.7 万平方公里,就长度来说,列非
洲第二位(次于尼罗河),就流域面积和水量来说,列非洲第一位,在世界
列第二位(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 2/3 在扎伊尔境内,支流还流经刚
果(布)、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坦桑厄亚、赞比亚和安哥拉的一部分。刚
果河支流之密,有如蜘蛛网。刚果河和它的支流分布在赤道两侧,整个流域
雨量十分充沛,平均年降雨量在 1500 毫米以上。有趣的是,赤道以北的雨季
是每年 3 月到 10 月,而赤道以南的雨季则是 10 月到次年 3 月,这样一来,
刚果河全年的流量就相当丰沛而且稳定。
刚果河的上游叫做卢阿拉巴河。这一段有 3 处大瀑布,其中一处叫“鬼
门关”。从斯坦利瀑布起,到利奥波德维尔止,是中游。中游有平原河流的
特点,水流十分平稳,主要支流,都是在这一段注入刚果河的。这一段河面
很宽,港汊、河湾和沙洲、岛屿极多,是全河的主要航道。从利奥波德维尔
往南,进入下游,河面大大收缩,有些地方宽度在 250 米以下。从利奥波德
维尔到马塔迪的 350 公里河程中,有一系列急流瀑布,称利文斯敦瀑布群。
马塔迪以下,进入沿海低地,河面开阔,河水深达 40~70 米,可通远洋巨轮。
除刚果河本身有这些通航河段之外,还有 39 条可以行船的支流,它们构
成刚果河流域一个巨大的水运网,其中通航河段全长约 1.7 万公里,是当地
交通运输的主要干线。由于水量大和落差大,刚果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力资
源。
在刚果河大弧圈的内侧,是一个很大的盆地,即刚果河盆地。盆地从四
周海拔 1000 多米的高地下降到盆底海拔仅 300 米左右的低地,犹如一个圆形

Prev | Next
Pg.: 1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 71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