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忙追问如何才能阻止这已经发动的五帝嗜魂阵,徐福没有说话,目光落在我手旁的玉圭之上,我下意识的也看过去,眉头一皱。
  “难道要阻止五帝嗜魂阵要靠这玉圭?”
  “昔年秦皇就是靠这玉圭封赦亡魂,借用阴阳两界之力于泰山封退九天神众,其威力可见一斑,秦皇如今虽然没有封退九天神众之力,但是若再祭玉圭,那百万能借用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会再听命于秦皇麾下。”
  “不可能,你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让我再祭这玉圭!”我脸色一沉决绝的回答。
  “这就是魏雍聪明的地方,他似乎没给秦皇留下选择的余地。”徐福的头埋的更低,好半天才低声的说出来。
  我心里暗暗一惊,与其说是魏雍聪明,还不如说是他身后一直在操作他的人聪明,果然一切都是安排的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就如同逼我去三曲真境破解五岳真形图一样,我去不去根本容不得我自己选择,现在这玉圭更是如此。
  我若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那魏雍的五帝嗜魂阵会招来天谴,到时候我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躲的了,我若是阻止的话,这玉圭会再具有开启祭宫的能力,到时候越千玲的七窍玲珑心会再被冲开一窍,还剩下最后一份法力我并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我若是要保护越千玲,这祭宫之中的法力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可如今我再一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我看见一旁的岚清忧心忡忡一直没有说话,不过对于这个结果似乎她早知道,徐福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让我先阻止五帝嗜魂阵,这对于越千玲来说太过凶险,我把最后也是唯一的主动权也要交出去。
  “岚姨,你也是这样想的吗?”我把问题交给她,想看看她有什么打算。
  “没有谁比我更疼千玲,我知道这样做很冒险,但是若你不这样,千玲还是在劫难逃,至少现在能救千玲,后面的事只有从长计议。”
  徐福见我良久没有说话,埋着头谦逊的说。
  “不管怎么样,秦皇都务必先要拿到这玉圭,罪臣怕是无力和魏雍一决高下,若是这玉圭落入魏雍只手,这场浩劫就真没人能阻止了。”
  我深吸一口气慢慢站起身,徐福是让我再祭玉圭,他的目的和魏雍是相同的,不过看岚清对他的态度,徐福的出发点似乎真的很简单,这也是他千方百计告诉我藏在越人坟明十四陵的原因。
  打败魏雍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我担心的是他身后的人,那些谋算这一切的人,当务之急我必须先找到越人坟中封印的法力。
  回去的时候我路过徐福身边,忽然停在他旁边面无表情的问,即便我再启玉圭,阻止了这先天杀阵,可玉圭在我手,魏雍想要拿到就必须先赢我,你们四大弟子齐集龙虎山,怕等的就是我再祭玉圭之日。
  “千年前你们在祭宫伏击嬴政,最终力战不敌。”我冷冷一笑瞟了徐福一眼。“如今在这龙虎山穆汐雪仙游不与你们为伍,你三人看来是打算好要在这龙虎山在上演一次对决吧,不过这一次你们的目标是我,比起嬴政,你三人合力对付我似乎要轻松的多吧。”
  “罪臣万死,不过从未有过弑君谋逆之举,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至于将来……秦皇登龙虎山必定风云际会,罪臣没奢望还有将来!”徐福听完噗通再次跪于我脚下,声音诚恳,但现在我听出来依旧是满怀愧疚,对于这愧疚我始终有些听不懂。
  徐福的话让我有些诧异,到如今他也没什么可以在我面前刻意隐瞒,他居然说从未弑君谋逆,看他的样子,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可若他没有在祭宫和其他三人伏击嬴政,那深埋于地底的祭宫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秦一手告诉我的,可如今我已经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

☆、第七十七章 悬棺

  回去我没告诉其他人发生的事,牵扯太多,特别是越千玲,不想让她知道后会害怕,我搪塞说见顾连城是问问龙虎山玄门比试的一些细节,我让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去越人坟,希望能在比试开始之前找到被封印的法力。
  等到其他人都各自回去,闻卓漫不经心的笑着小声问我之前带走的项链呢,看他的样子我知道是瞒不住了,他说萧连山再有本事也挡不住魏雍那一掌印,当时看我表情就知道那项链有问题,我点点头把见顾连城的前前后后告诉给他。
  闻卓想了半天,和我的想法如出一辙,那祭宫中千年前一定发生过什么,但或许并不是我现在所知道的那样,都说这一次龙虎山会风云际会,想必这山顶会有一场恶战,龙虎山的玄门比试传承千年,其实等的就是拥有嬴政命格的人再次祭出玉圭。
  只不过闻卓从我的话语中,对徐福所做之事也很奇怪,他虽然目的和魏雍一样,可我怎么都感觉他是在帮我,或许是因为他脸上的那愧疚,分明不是装出来的,闻卓说若徐福有意帮我,何况岚清对此也抱有同样的态度,她对越千玲的感情毋容置疑,连她都站在徐福这一边,或许徐福真是站在我这边。
  可他是四大弟子之一,和我之间,确切的说是和嬴政应该势不两立才对,为什么如今会帮我,我想了整整一夜也没有丝毫的头绪。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去了越人坟,没有登山而是选到越人坟的山脚,也就是龙虎山悬棺的下面,我们站在这个位置,冠绝天下不可思议的崖墓尽收眼底令人惊叹不已。
  龙虎山崖墓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而仙水岩另一个更加贴切的名字就是越人坟,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
  我们脚边蜿蜒而过的事泸溪河,站在河边向上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
  这些崖墓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所有得越人坟之称,其葬位离水面最低的也有二十多米,高的达三百余米。
  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越千玲对于龙虎山悬棺比较了解,告诉我们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千年以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
  徐福只知道秦一手把明十四陵就藏在这星罗密布的悬棺岩洞的某一处地方,可这么多岩洞具体是那一个他也不知道,即便是离地面最近的也有二十米,岩壁犹如刀斧所劈,鸟兽难栖更不用说攀登,萧连山尝试了一下,根本找不到可以下手攀岩的地方。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找到明十四陵的确切位置,至于怎么去都是后话,这数以百计的岩洞不可能,也没时间挨着试一遍,而且这风险太大,稍有差池就会粉身碎骨。
  我回头的时候发现叶轻语蹲在岩石边看着奔流不息的河水,秋季本来水源应该枯竭缓慢才对,可我们脚下的河流却湍急汹涌,叶轻语指着河边好奇的问我们河水中的是些什么。
  我们低头看过去,这泸溪河虽然汹涌但水清不浊,透过水面看起下面很深的地方有五颜六色在流动,像是一条色带,看了好半天我们也感觉奇怪,萧连山找来竹竿插入水底搅动半天,等竹竿拿上来的时候,我们在上面看见的是一朵朵被河水淹没的野花,就如同我们在山顶看见的一样,这些不知名的野花萧连山就用来送给过顾安琪。
  好好的野花怎么会长在水底,而且很明显这不是河水中生长的野花,闻卓在河边拾起一块石头看了半天恍然大悟的说,应该是河汛到了,之前这些野花都是生长在河边,如今泸溪河水势加大,淹没了原来的野花,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见的景象。
  叶轻语的好奇打断了我们来这里的目的,算是一个插曲,我拿出越雷霆交给我的英雄合玉杯,朱元璋若是有意把明十四陵的线索流传下来,那藏于这悬壁山岩洞之中的确切地点也应该在这杯子中才对。
  我把酒倒入杯子中,举过头顶让光线穿透杯身,上面那幅图案再次显现出来,我让其他人都围过来,看看这图案集思广益,看看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能不能有其他的发现。
  我慢慢转动杯子,显现在杯身上的图案如同一幅龙虎山山水图,而显示的正好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仙人岩,就来下面的这泸溪河也看的清清楚楚,可惜没有半个文字,这图案我早就烂熟于心,只是一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破译。
  按理说这图案里面一定会隐藏线索才对,朱元璋打算留给后世帝王,就仅仅一幅图谁能参悟出朱元璋想要传递的意思,虽然我知道明十四陵对朱元璋来说至关重要,他不会很明显的把线索显露出来,但这合玉杯留下的线索似乎太笼统,我总是感觉这幅图案中还差点什么。
  “这飞鸟怎么看着别扭啊?”萧连山忽然指着杯身上那一行掠过仙人岩的南飞大雁问。
  既然是留下线索的图案,每一处地方都有所代表的含义,遗憾的是,我始终不明白这行南飞的大雁存在于这图中的意义,萧连山说看着别扭,我想他是在说大雁的数目和排列。
  这行大雁上面有九只,下面有八只,按照人字形排列,大雁南飞至关重要的就是队形,下面少了一只,或许有离群之雁,我曾经往这方面去想过,但没有得出有用的东西。
  英雄合玉杯堪称明代珍宝,就是称为稀世珍宝也不足为怪,因为是御用大婚玉器,大多在帝王龙御归天的时候一同陪葬,所以基本没有传世的,即便是有也很难见到我手中这个保存如此只好的合玉杯。
  从合玉杯的造型已经工艺还有上面铭刻的纹饰来看都巧夺天工,即便是隐藏在杯身上这幅图案也并非牵强附会雕刻上去,山川河流巨细无遗栩栩如生,龙虎山仙水岩这一带的仙灵之气跃然于图中。
  不过如是非要说瑕疵,就应该是这行南飞的大雁了,不管是从布局还是意境上,这行参差不齐的大雁都给人一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感觉,和图案中所描述的景致格格不入,若这合玉杯只仅仅是古玩珍品,那这行大雁就算是令人惋惜的败笔。
  朱元璋如此生性多疑的人,而且又如此在意明十四陵,又怎么会让留下的线索中有瑕疵呢,这么明显的败笔居然存在于合玉杯上,想必是有很特殊的意思。
  顾安琪听我我说的话,重新仔细的数了数上面大雁的数目,口中反复细细念着九和八的数字,若有所思的说,河洛之数以九为尊,九为极阳之数,因此有九五之尊一说,至于八为木之成数,也被称为少阴之数,九和八之前的联系实在太多,而且变数更大,若是不清楚朱元璋具体是从什么方面选定这两个数字,很难判断在这图中存在的意义。
  我刚在点头认同顾安琪的分析,侧头看见萧连山抬着手,手指比划着奇怪的动作,我曾在大爷海的密室中见过他这样的手势,他现在是在测量方位,突然抬起头一脸兴奋的对我们说。
  “上九下八!你们想的太复杂了,是坐标!是这仙水岩上岩洞的坐标!”
  我们一听都恍然大悟,萧连山这个想法虽然简单,不过却最为可靠,这仙水岩上数以百计的岩洞,明十四陵就在其中之一,朱元璋要留下线索,一定会标示出确切的地点。
  而在这数以百计的岩洞中标示地点需要的刚好就是一个确切的坐标。
  上九下八,就是说从仙水岩悬壁从上往下数第九排,而其中第八个悬棺岩洞就是明十四陵。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突如其来的喜悦,不过等我们抬起头认真去测量岩壁上的岩洞时,慢慢这种喜悦又在我们脸上淡淡的消失,岩壁上的悬棺分布错落有致根本没有规律,我们无法准确的分布出排列,不管是上九下八,还是上八下九,在这岩壁上都没有办法准确的定位,唯一可行的解释又被否定,萧连山提出的坐标说法看来也是错误的。
  我揉着额头重重叹了口气,目光重新落到合玉杯上,或许是太心急,如今我很难做到心如止水客观的去分析上面的线索,越看着杯子越是心烦意乱,越千玲对我笑了笑,劝慰我不要心急,她把合玉杯接过去让我们先休息一会。

☆、第七十八章 红男绿女

  我坐在河边的岩石边上无力的看着那高不可攀的仙水岩,一筹莫展有心无力的叹气,合玉杯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我侥幸的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希望谁能无意中看出些上面端倪,反正现在指望我是没用了,绞尽脑汁我也看不出这杯子上的图案还隐藏着什么深意。
  杯子传递给叶轻语,她认识我们时间最短,对于古玩之类的东西接触也是最少的,看她拿合玉杯的样子就知道,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生怕没拿稳给摔坏似得。
  叶轻语突然好奇的问旁边的闻卓,合玉杯的用途,闻卓本来慵懒的躺在一边的岩石上,听见叶轻语这话,嘴角又挂起邪恶的微笑,从岩石上翻身起来,坐到叶轻语身边,一本正经的回答,合玉杯是是明代皇室大婚交杯定情仪式所用杯具。
  闻卓一边说一边让叶轻语握住合玉杯的双耳朵,由两个玉环组成分布在左右,左为龙头衔环,右为凤嘴衔环,按照明代礼仪,大婚双方各持一耳,先后饮杯子之酒寓意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叶轻语完全是在琢磨合玉杯的用途,我在旁边看闻卓一脸邪笑,知道他是想借题发挥占叶轻语便宜,都到这个时候他居然还能没心没肺玩世不恭,我除了在一旁苦心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
  闻卓催促叶轻语喝合玉杯中的酒试试,叶轻语哪儿有闻卓想的多,双手拿着合玉杯还真打算去喝,她说既然选择在合玉杯上留线索,或许和这杯子的用途有莫大的关系,她的单纯我们都领教过,只是没想到已经单纯到这种地步,难怪闻卓会笑的如此得意。
  我都懒得去看,闻卓那点花花肠子又岂是叶轻语能抵挡的,我刚转头没多久就听见那边穿来叶轻语惊慌失措的喊声。
  “你干什么?”
  我们都重新转过头去,刚才挂在闻卓脸上不羁的微笑没有了,如今是一副深思熟虑沉稳的样子,他本来就是聪慧的人,他手中拿着刚才还在叶轻语手中的合玉杯,叶轻语身上还有溅落出来的酒渍,应该是闻卓从她手中突然夺过合玉杯时候留下的。
  闻卓一向随心所欲,不过从来没看见他鲁莽的举动,何况是在叶轻语面前,他拿着合玉杯,慢慢把手握到龙耳上,表情有些紧张和疑惑,当他另一只手握到凤耳上的时候,我的嘴慢慢张开,他手中的合玉杯本是用和田玉雕刻而成,白皙温润,可如今那柔和的白玉正在缓缓变化成淡红色。
  我惊讶的慢慢从地上站起身,走到闻卓身边看着这奇异的颜色变化,闻卓说刚才叶轻语拿着这合玉杯双耳的时候,他就是发现杯身有颜色变化,他当时也很震惊。
  越千玲走过来,突然一本正经的说,合玉杯出土和传世很少,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过,不过在明代的玉器工艺中,有一种叫辨温的工艺,因为工序及其复杂现在已经失传,据说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在玉石打磨和雕刻的同时预留出图案,依靠玉器感知温度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颜色,而在这些颜色的渲染中,玉器上的图案会显现出来,她只是在考古文献中见过只言片语,因为这样的工艺必须要求玉器完整,本来就是御用的玉器工艺,传世本身就少,能保存完整的几乎见不到,到至今都没有见到过这样工艺的玉器。
  越千玲指着闻卓手中的合玉杯说,难道这杯子所采用的就是这失传已久的辨温工艺。
  闻卓一直握着合玉杯的龙凤双耳才出现这样奇异的颜色变化,我之前一直研究杯子上的图案,对于杯身的结构并未在意,叶轻语阴差阳错居然靠她的单纯发现了这个秘密。
  越千玲说这工艺会在颜色的变化下出现图案,特别的地方在于,随着温度的不同,所显现出来的图案也不同,一般是御用饮酒助兴之物,变化越多工艺越复杂,这合玉杯即便没承载明十四陵的线索,本身就是一个传世稀有之宝,其价值难以估量堪称贵比连城。
  我让闻卓把合玉杯举高,白皙温润的杯身如今变成淡红色,很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全靠闻卓的手中的温度传导进龙凤双耳而产生,想必这合玉杯的关键就是这龙凤双耳,可是看了半天,我们都仔细去分辨图案中任何一处细微的地方,但是除了颜色的改变外,图案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丝毫丁点都没有。

Prev | Next
Pg.: 1 ...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 2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