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不得放弃基辅,也不得放弃任何桥梁)。
在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南翼,德军于1940年5月30ri晚强渡了第聂伯河,并在克列缅丘格地域夺取了一个登陆场(后来被称作是克列缅丘格据点)。在此地行动的第38集团军(由大本营预备队转隶该方面军)未能清除这个登陆场。1940年6月12ri,坦克第1集群从该登陆场向卢布内总方向发起进攻。苏联红军此时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为保存苏联红军有生力量,不顾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自行下令部队全线后撤,但这一命令却很快被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给撤销了,苏联红军最高统帅反而要求西南方面军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战术,对德军发起反攻。苏联红军错过了最后时机。
1940年6月16ri,由于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叶廖缅科未能实现他向斯大林作出的“粉碎古德里安”的保证,古德里安与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会师,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于是,西南方面军4个集团军,即第21(1940年6月6ri由布良斯克方面军转隶西南方面军)、第5、第37、第26集团军,陷入了合围。
1940年6月16ri,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开始了。西南方面军的部队迅速被德军分割包围,陷入了一片混乱。1940年6月17ri,斯大林让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苏联元帅沙波什尼科夫下令同意西南方面军突围,但为时已晚。1940年6月19ri,基辅陷落,第37集团军被迫向亚戈京地区转移。西南方面军在被合围中继续战斗。为其解围的尝试由于兵力不足而无结果。1940年6月16ri至20ri,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分割成六股防御力量。
仅部分军队得以分成小群向东突围,共有2万官兵最后得以突出德军重围。1940年6月20ri,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在突围战斗中阵亡,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被俘,1940年6月26ri,西南方面军基本被歼。1940年6月27ri,由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接替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第40、第21、第38、第6集团军),受领了在别洛波利耶、希沙基、克拉斯诺格勒一线组织坚固防御的任务。此战,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
苏联红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战略上指挥失误。斯大林刚愎自用,屡拒部下的正确建议,最终遭到惨败。苏联红军在此战的失败,使南部战线陷于崩溃。但是,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德军“zhong yāng”集团军群庞大兵力用于突击西南方面军翼侧,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到了迟滞。这样,苏联红军统帅部就能在莫斯科方向集中庞大的战略预备队,从而对完成莫斯科会战具有决定xing意义……(未完待续。。。)(下载本书请进入ha18.com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元首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247|第两百二十八章 巴库军情(1)
德军在此战的得失正如英**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言:“就基辅包围战本身而论,实在可以算是一次极大的成功。对德军而言,也可算是一个空前的杰作。从战略方面来说,似乎也有很充分的理由。先使南翼不受到敌人反攻的威胁,然后再来进攻莫斯科。此外,由于苏联红军数量庞大,但却比较缺乏机动性,所以这种战略遂更显得有利。德军可以分别把兵力先后集中在不同的地区之内,而轮流产生几个决定性的战果。但是唯一的弱点就是‘时不我予’,尤其是德军对于冬季作战并无充分的准备。”德军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
基辅战役后,红军已经没有更多后备力量,为防卫莫斯科,苏联政府调动83个师共800,000人,但只有其中25个师是有足够装备,而且缺乏装甲部队及战机,德国方面,他们有70个师共2,000,000人,接近三分之一是机械化的,这是在战争中最高的比例,进攻莫斯科的台风作战在十月二日开始。
由于在基辅的巨大胜利,在南方的巨大阻碍已经清除,南方集团军继续向顿巴斯进攻,在南方战区的目的已完全达到,不过,向莫斯科的进攻被推迟了四个星期,这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中已被证明,虽然在战术上取得成功,但基辅战役只能小规模增强德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因为其主要目的,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没有达到。
当苏联军队付出巨大的损失时。他们争取了时间防守莫斯科。
而且。苏联在这次及其他包围战中得到了教训,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中,他们避免被德军包围。
……
温莎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算是彻底痊愈了,张俊本来打算给温莎一个德国党卫军军职,可惜温莎总是极力拒绝,说什么也不肯入军职,但温莎很乐意担任张俊的文职秘书,相当于军队雇员的那种。
现在党卫军的总指挥部已经搬到了罗斯托夫。这里距离斯大林格勒四百多公里,距离巴库七百多公里,张俊与隆美尔已经在昨天就派出了二十万精锐党卫军直扑巴库了,这三十万党卫军带走了大部分物质,而剩余的物质根本不够张俊发动新的战役,只能在这里等待铁路的修复,当然空军对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轰炸还是天天要进行,当然空军可不是去轰炸城市,而是轰炸苏联一方的工厂和铁路和公路枢纽。
每当张俊和隆美尔讨论战局的时候,温莎都很乖巧地战在张俊的身后。为张俊与隆美尔端茶送水,隆美尔也是知道温莎是张俊情人的小秘密。所以在和张俊讨论战局的时候,两人从来没有避讳温莎,而温莎从两人的讨论中学到了很多指挥方面的艺术,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温莎也会在与张俊同睡的时候,虚心地向张俊讨教。
自己的情人要学打仗,张俊当然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甚至还有中国的一些古代兵书给温莎看,不懂的地方张俊就给温莎解释,而温莎的回报,当然是两人抵死的缠绵了。
“咯咯……俊别摸哪里……咯咯……”
“为什么不能摸……感觉摸起来柔滑柔滑的……很爽啊!”
“咯咯……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我就让你摸……”
“呵呵……我的宝贝,那你问吧……”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这段怎么意思”
“这段的大意就是: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
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温莎用手托着腮,沉思了一会儿,
“我明白了,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尽力地利用敌国的物质,增强自己,同时消弱敌人,另外还要善待俘虏和百姓,使他们有归顺之心,就像你在波兰和乌克兰实行的政策吗?嗯,不错,你就是使用的这招,效果真不错。”
“啊!!!”
这下轮到张俊目瞪口呆了,温莎你傻妞也太厉害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兵书,给她稍微解释下,他就能分析出这么的道理来。温莎的军事天赋的的确确让张俊吃惊了,但张俊也没有往深处想,反而为此沾沾自喜,今后自己又多了一个有惊人战争天赋的小秘了。今后张俊为温莎是笑是哭,现在还言过太早。
“俊……啊!!!不要啊啊啊!!!……呜呜呜”
“温莎被翻身上马的张俊扑倒在床上,嘴也被张俊地舌头给堵住了。”
“嗯……啊……”
……
保罗现在是党卫军帝**军长,这次他和骷髅军一起分兵巴库,这两个军是党卫军的老牌精锐装甲军,两个装甲军共计八个装甲师,另外跟随他们行动的还有十五个步兵师,根据情报,苏联把军队抽到到斯大林格勒,而整个巴库地区还是有三十万苏联军队,斯大林格勒更是达到了六十五万苏联军队。
保罗和艾克两人又是第二次单独指挥部队了,第一次是与隆美尔演习的时候,张俊能提供给他们的军事情报十分有限,只有一些航拍的一些照片。
从相片分析,苏联军队放弃了罗斯托夫到格鲁吉亚之间的所有阵地,巴库地区光是苏联红军就三十多万,在加上格鲁吉亚这个加盟共和国的兵力,苏军在巴库有地区的总兵力不会少于五十万,同时苏联在斯大林格勒还六十多万正规军。
这六十多万苏军当然是没有办法出斯大林格勒来攻击保罗他们屁股的。从航拍的照片分析,苏联在格鲁吉亚布置了几道防线,每到防线完全把巴库半岛切断,这个防线的纵深很深,一直延伸到阿塞拜疆境内,巴库地区前。
根据这些最新的情况,已经离开罗斯托夫的保罗连忙给张俊发了封电报,说明了苏联巴库地区的真实现状。到不是保罗胆子小,不敢攻击,而是保罗怕自己一旦无法突破苏联巨大纵深的防御阵地,而影响到整个党卫军的战略计划。
张俊接到电报,也感到情况紧急,连忙找隆美尔商量对策,:
“我的副总司令,我想我们遇见麻烦了,苏联人发明了一个专门克制我们闪电战的战术,名叫大纵深战略,你快来看看。”
“啊!咚咚咚……”
隆美尔一听苏联人居然发明了最新的战术,连忙丢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跑到张俊的身边,从张俊的手中接过电报看了看,十分茫然地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苏联的最新战术的那里,张俊将隆美尔不明白,只好拉着隆美尔到了巨幅地图前,给隆美尔仔细地讲起来:
大纵深作战的思想,最早是由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军事着作中对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但是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政策,使这一战术被迫中断,现在这种战术又被苏联人重视起来,开始运用到保卫巴库的战役中,你看他们的防御阵地,东西宽五百多公里,两边都是大海,我们没有办法迂回攻击的,南北深七百公里。
这样巨大的防御阵地,苏联的兵力最少有一百万,当然他们的正规军是没有这么多的,但是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地的男人可是不少,他们都是很好的炮灰部队,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炮灰,他们如果死战,给我的麻烦一定少不了……(未完待续。。)
248|第两百二十九章 巴库军情(2)
我们在说说苏联的最新战术理论——大纵深战略,他包括两种战术,第一就是大纵深进攻和大纵深弹性防御,按照苏联人的大纵深进攻战术,简单地说就是在前线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尽量多的人和火炮,然后以压倒性的进攻撕开一个或数个口子,接着就是快速装甲集群切入,步兵师完成占领并向两边扩展撕开更大的口子,快速装甲集群则一直向纵深突进彻底破坏敌人的后勤与防御纵深。
而大纵深防御战术其实就是国土弹性防御的一个变种,并不追求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边境一线防御,建立多梯次多线的防御纵深,并利用炮灰部队吸收消耗敌人的进攻力量,接着集中尽量多的预备队,尽量多的快速装甲集群,进行防守反击。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就是这种战术的杰作。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苏联人的大纵深战术都强调预留足够多的预备队,并在最关键的时刻使用这些部队,要吗是被战线突破后用来堵口子,打反突击,要吗是敌人攻势衰竭后用来打反击战,歼灭战。另外苏联人极端强调火力,总是在进攻正面集中尽可能多的火力,当时一个苏联步兵师一般只负责一公里的正面进攻或防御,并且在进攻与防御中往往会集中一个炮兵旅甚至炮兵师的火力进行火力支援。这种炮火密度是极其恐怖的。
从上面的这些战例来说,似乎这种战术是非常有效而且实用的战术。但我想与其说这种战术是苏联人的创造性发明,不如说是苏联人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苏联人的坦克虽然多。但是远不到可以随便挥霍的地步。于是步兵就成了牺牲品。无论是防御战中抵抗敌人的进攻还是在进攻中撕开敌人的防线,步兵承担的都是伤亡极大的炮灰任务(当然一般来说步兵师会得到一个团或一个旅的坦克加强),与之相比德国人和西方国家都更推崇依靠强大的坦克完成这个任务。
而在撕开阵地之后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组成的快速集群向纵深突入,步兵师完成占领和向两翼扩展的任务,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妥协,因为苏联人的步兵师和炮兵部队缺少机动车辆无法跟进机械化快速集团的进攻,所以两种机动力不匹配的部队必须分开担任不同的任务。这样一来,如果碰上了同样爱留预备队的对手。脱离了大部队孤军突入的装甲集群被包饺子的可能性也是蛮大的。”
历史上的这个问题其实和德国人的机械化集团在二战中期进行闪电战时屡屡吃瘪情况类似,随着交战各国对反坦克战术的成熟,单纯集中尽量多的坦克部队就能所向披靡的做法很快就踢到铁板。只不过到了44年苏德兵力对比悬殊,德国人基本上已经没有预备队了,苏联的大纵深进攻才屡屡得手,否则的话,只怕情况未必会那么理想吧?不管是德国的闪电战和苏联的大纵深战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打到后面只能是两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终对决。
“总司令我明白,苏联人现在是使用的大纵深弹性防御。我们一旦进攻,苏联人就用大量的步兵来当炮灰。节节抵抗,消耗我们的攻势,拖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当我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他们反击的时候,是吗?总司令。”
“是的,大体上是这个意思。”
隆美尔开始沉默,张俊与隆美尔在巨幅地图前开始寻找破解当前困境的做法。
“报告。”
“念。”
“乌克兰新政府来电,德国到罗斯托夫的铁路已经修复。”
“好,好,命令囤积在边境的所有列车立即起运各种物质到罗斯托夫。”
“是。”
通信官转身离开,张俊刚才还是满面冰霜的脸,现在可是有点起色了,如果所有物质要用卡车来运输,从德国到罗斯托夫差不多900公里,四十万辆卡车所消耗的燃油,那绝对是天量,此时的德国虽然暂时有点石油储备,但经不住这样挥霍浪费的。至于北海油田到现在都没有开始出油,估计要到六月份,就算出油了,也不敢保证英法不去破坏它。
为了节约石油,张俊只带十万辆卡车跟随部队,真正运输弹药补给的就5万辆卡车,而保罗就一次性带着走了4万辆卡车的弹药补给,张俊的六十五万大军不得不因为补给的问题停下来,等待后继的物质到达。
此时的国防军中央集团军群还在打基辅战役,他们已经远远落后党卫军了,反正党卫军已经突进到苏联境内900公里,张俊绝对不会在补给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去进攻苏联苏联庞大的军队。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