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358|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美之将
  后有追兵,前路被堵,霎时间,刘备和他残存的近万溃卒,那稍稍平伏下来的心情,转眼就再度陷入了恐慌之中。
   吓慌了的刘备,拨马便又欲往他处去逃。
   这时,那孙乾却忙将刘备缰绳拉住,“主公先莫慌,前面拦路的似乎非并颜良兵马。”
   听得孙乾这话,刘备紧绷的心情方才稍缓,定下心神举目仔细远望。
   但见对面那一支兵马徐徐而来,士卒的着装皆似本军,而大旗上也似乎若隐若现着一个斗大的“赵”字。
   “是子龙的兵马,是子龙的兵马啊”刘备狂叫起来,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狂喜之极。
   左右诸将士,闻知拦路的是自家兵马时,所有人才长松了口气,有些士卒甚至还激动得差点哭了起来。
   过不多时,两支兵马会师,赵云拨马上前,眼见着自家残存的士卒,不禁是面露惊奇。
   “子龙,亏得是你,若是颜良的伏兵,我等命皆休矣。”刘备见得赵云,激动的几乎喜极而泣。
   赵云拱手奇道:“末将闻主公大军至,特率军前来迎接,主公这是……”
   刘备长叹了一声,方将如何为颜良所诱,中了他的伏兵大败之事,面带惭色的向赵云道来。
   赵云听罢,俊朗的脸庞不禁流露出惊奇之色,仿佛不敢相信颜良竟能出此奇策一般。
   他举目远望,眼见前方隐约尘雾大作,想来便是追兵杀至,赵云忙道:“主公先退往睢阳再作计议,云在此阻拦颜良追兵。”
   刘备眼见后面追兵至,心情顿时又紧张起来,哪里还敢逗留,当即便叫赵云率娄千生力军断兵,自将残兵望七八里外的睢阳奔逃而去。
   赵云便将那数千兵马,一字排开,挡在了大路中央。
   ……
   里许外,颜良已率着数千轻骑,如风一般追杀而来。
   左右的浴血的将士们,身上的鲜血浸出热汗混杂,污浊了的脸庞早就看不清人形,每一个人都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而胯下的那一匹匹战马,也已喷着粗重的鼻息,喘得疲惫之极。
   昼夜奔行百余里设伏,又大杀一场,如今颜良的这班骑兵,无论是人和马,均已达到了体力的极限。
   这种情况下,本是不适合再追击,颜良却不想让那刘备就此走脱,依然抱着希望,看看能不能追杀了刘备,彻底的断绝后患。
   马行如风,在沉重的喘息声中,前方一座敌阵进入了视野。
   远眼前这班敌军,旗帜鲜明,阵形井然,竟是极有章法之状,万不想是刘备的败军。
   颜良立时生心警觉,下令兵马暂止前进,不得盲目发起进攻。
   数千轻骑,在距离敌阵两百步前停止,骑士们终于可以稍稍喘一口气。
   “主公,为何要停下,何不一鼓作气喜破这班败卒。”策马而至的黄忠,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叫。
   颜良看了一眼这位老将,却见他浑身已为汗水浸透,一张脸庞已是扭曲到不成人形,而胯下那匹战马也已是脚步凌乱,难以驮稳他。
   其余将士,情形也比黄忠好不到哪里去,以这种情形去跟对面那支沉稳之军交战,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颜良便道:“老将军还没看出来吗,这支兵马哪里是刘备的败军,此间离睢阳已近,我看多半是城中守军前来接应刘备。”
   听得此言,黄忠狂傲的斗志稍减,遂是凝目远远望去,果然见敌兵军势沉稳如山,根本不似刚刚经历过败仗的溃兵。
   “没想到刘备远气这么好,关键时候冒出这支兵马来接应,主公,难道咱们就让这厮走脱了吗?”黄忠一脸的不甘心。
   颜良却冷笑一声,“刘备损兵折将无数,元气大伤,已无力再与我们争雄,咱们的此战之目的已然达到,即使没杀了刘备,老将军又何必叹气。”
   颜良这般一宽慰,黄忠心情这才好转,便道:“即使如此,我看将士们皆已疲惫不堪,不如就此收兵,就不跟这班敌贼再纠缠了。”
   颜良微微点头,当即准备下令收兵,但那刀锋似的眼眸,却忽然间闪过一丝异色。
   他看清了对面敌军的旗号,那上面所书的正是一个“赵”字。
   刘备军中,有名的姓赵之将,除了赵云还能有谁,而今赵云又奉命守睢阳,此时他亲自率军来接应刘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一想到赵云就在前面,颜良心念一动,脑海中很快就闪过一个念头。
   他便叫兵马列阵以待,自己则驱马拖刀上前,走到两军阵中,高声叫道:“荆州牧颜良在此,对面赵子龙,可敢阵前一会。”
   颜良声如洪钟,遍传四野,直令对面的刘家士卒为之震慑。
   横枪而立的赵云,眼见颜良竟然敢单骑出马,傲然面对着他数千士卒,心中不禁为颜良的勇气与胆色所佩服。
   耳听得颜良要求会面,赵云更无一丝犹豫,当即也拨马提枪出得阵。
   这两骑,于两军阵中,相隔着五步之遥单骑相会。
   颜良凝目扫去,但见眼前这来将,目若朗星,面似刀削,五官配合得恰到好处,白马银枪,沉稳的气势中,又暗含着几分傲然,端得是俊朗英武的北地儿郎。
   传说中的赵子龙,如今就在眼前,颜良不禁心生几分欣赏。
   刘备麾下那三员万人敌之将,关羽自以为是,张飞暴戾如兽,颜良对这二人并无多少欣赏。
   唯有这赵云,半生追随刘备,忠勇无双,演义之中,面对着长坂坡那等危境,都不曾背弃刘备。
   更难得的是,赵云武艺绝伦,却未似关张那般目空一切,身为刘备所信任的宿将,却处处沉稳冷静,从未有过傲慢。
   但凡为人,均有几分缺点,但在颜良看来,赵云却近似一员完美之将。
   如果说赵云唯一的缺点,也许便是为刘备效力。
   颜良求贤若渴,对于这一员完美之将,当然是十分的欣赏,而今难得有此机会,“狡猾”如颜良,怎能不略施些手段。
   “久闻常山赵子龙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错。”
   颜良微微而笑,盯着赵云连连点头,就像在盯着一件珍奇一般。
   赵云倒是一派从容,只淡淡道:“我家主公素来与颜州牧无怨,颜州牧今日何故施此狠毒手段,侵我疆土,杀我士卒。”
   “素来无怨?哼”
   颜良冷笑了一声,怀抱长刀道:“赵将军莫非忘了,数年之前,你家主公是如何率领着一群黄巾余孽,无缘无故的攻打本将的么。本将今日对他小释戒,只不过是以牙还牙,还经地义罢了。”
   赵云神色微微一动,往昔的旧忆猛然间浮现于脑海。
   沉顿了一下,赵云拱手道:“旧日恩怨不提也罢,今日颜州牧既已大胜,还当见好就收手才是,若是一再咄咄相逼,那赵云必以死保护我家主公。”
   “哈哈”
   颜良忽然间仰天狂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赵云眉头微凝,暗生愠色,手中银枪也握得更紧,冷冷道:“颜州牧,赵某敬你是一方豪杰,方才对你礼敬三分,颜州牧若一味相辱,那我赵云也不惧和你决一死战。”
   言语之时,赵云身上那猎猎的杀气已悄然而起。
   “赵子龙,那刘备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你誓死追随?”
   笑声骤止,颜良突然间目光如灼,阴沉的问道。
   赵云也不迟疑,慨然道:“赵某追随主公,自然是因为主公乃仁义之主,唯有主公,方才匡扶汉室,拯救百姓于水火。”
   “好一个仁义之主。”赵云的慨然之词,换来的却又是颜良的嘲讽。
   赵云开始怒了,他可以容忍敌人嘲讽自己,但却绝对容忍不了敌人嘲讽自己的主公刘备。
   正欲发怒之时,颜良却冷笑道:“本将倒想问赵将军一句,忘恩负义,囚禁袁谭,夺其兵马,窃其之地,此等行径,当是仁义之主能干得出来的吗?”
   一语质问,却令赵云一时无言以应,不禁陷入了沉默之中。
   刘备以仁义自居,仁义的名号既是他赖以生存的资本,反过来却也成了他的软肋。
   历史上荆州失陷,刘备携民渡江,大显仁义,赢得了荆州士民之心,这也为他日后能在荆州站稳脚跟打下了基础。
   而后他诈取益州,夺取同宗刘璋的基业,彻底的撕破了仁义的面具,虽然实力获得空前的剧增,但从此也失去了仁义这面蛊惑人心的旗帜。
   如今刘备据有两州之地,羽翼已丰,便按捺不住野心,抛弃了所谓的仁义,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只为夺取袁谭的基业。
   此等行径,与曾经历史上的那个刘备,何其之相似。
   而以颜良之洞察力,又岂能识不破刘备的软肋。
   你赵云不是因为仁义才追随刘备的么,那好,那我就揭穿刘备所谓的仁义,以动摇你的信念。
   赵云那短暂的沉默,表示着他内心之中,显然对于刘备囚禁袁谭这件事,实际上并非是赞同。
   见得此状,颜良便笑道:“赵将军乃性情中人,既是如此,你与其死心踏地的追随刘备这个伪君子,何不归顺于我这个敢作敢当的真小人,那种藏着腋着的伪善之主,赵将军你难道伺候得不恶心吗。”(未完待续)
   (Www.ChkEe.coM 创客小说网)
359|第三百五十九章 种颗种子,来日收获
  第三百五十九章 种颗种子,来日收获
   此言一出,赵云神色立变,怒道:“姓颜的,你焉敢侮辱我家主公!”
   怒意迸发而生,赵云剑眉深凝,紧握枪柄的手咯咯作响,一副要冲将上来,跟颜良决一死战的样子。8 9 阅阅 读 网
   颜良却只淡淡道:“本将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既然赵将军这么不想听实话,那就算了。”
   赵云虽知颜良武艺超绝,但他对自己的武艺却更为自信,他本是不惧颜良。
   但如今,见得颜良这般自若闲然,虽处两军阵前,却如卧云端一般,这份从容与自信,不禁令赵云心生忌惮。
   他征战半生,还未曾见过哪一方诸侯,能有如此沉稳的气度。
   而正是颜良的这份气度,让赵云空有怒意,却不敢有所轻举妄动。
   “赵将军,本将知道你中刘备的毒甚深,不过本将也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幡然醒悟,我颜良的大门,永远为你赵子龙敞开,如果哪一天你想清楚来,尽管前来投奔便是。”
   颜良声如洪钟,当着两军之前丢下这番招降之词,接着转身扬长而去。
   他虽是有意收降赵云这几近完美的武将,但他也知道,以赵云对刘备的忠诚,非是三言两语间就能说降的。
   故是颜良也不急于一时,先略施些手段,在赵云的心头种上颗种子,待来日再见收获。
   眼看着颜良转身而去,赵云眉头紧皱,眼眸中涌动着复杂的神色。
   有那么一瞬间,赵云有种想要冲上去,一举将颜良击杀,毕其功于一击的冲动。
   但赵云很快又想到,颜良既然有这般胆色,竟将后背亮给自己,显然是有着绝对的把握能够挡下自己背后突击,倘若自己贸然出手,杀颜良不成,反而成了世人的笑柄。
   更何况,颜良的手下,还有数千虎视眈眈的铁骑,这若是撕破了脸皮,两军交锋起来,自己未必能占得上风。
   “既已逼退颜良,保得主公安然退往睢阳,何必再跟他做无谓的交锋,为主公保留这支完好抚损的生力军,岂不是更有用处……”
   念及于此,赵云便放弃了纵马偷袭的心思,见得颜良已走出二十余步时,才拨马转身奔往自家军阵。
   几十步外,颜良却没赵云那么急。
   他坐胯着大黑驹,如散步一般,悠哉游哉,慢慢吞吞的回往了自家阵中。
   掠阵的黄忠等诸将,都深深的捏了把汗,均在担心自己主公背身而回时,赵云会突然生变,从背后发起偷袭。
   他们却不知道,颜良拨马而回之时,表面上看起来漫不经心,但暗中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的感觉着身后任何的异动。
   而以他的反应能力,纵然似赵云这般的高手,哪怕有丁点风吹草动之举,颜良也必会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当颜良在两万众目睽睽之下,安然悠闲的回往阵中时,黄忠等诸将才松了口气。
   黄忠不禁道:“主公方才背身而还,将后背的破绽全亮给了那赵云,末将等当真是为主公捏了把汗,倘若那赵云骤施突施,却当如何是好。”
   颜良却是淡淡一笑,“赵云乃光明磊落之辈,两军阵前会面,他岂会做那种有损声名之事。更何况,尔等以为,以本将之武艺,纵使赵云突袭杀手,难道本将还挡之不住吗。”
   一席自信之语,点破了其中利害。
   黄忠等人这时才恍然大悟,众将不禁为颜良的判断力,还有那惊人的胆略所折服。
   “此间离睢阳已近,再追杀下去没什么意义,走吧,去与徐元直的步军会合吧。”
   说罢,颜良拨马,向着睢阳城西南方向而去。
   当颜良的轻骑奔袭设伏时,徐庶等所统的两万多步军,也在大张旗鼓的由南面向着睢阳城开进。
   傍晚时分,颜良率令着他的得胜之军,抵达了睢阳城南二十里的大营。
   此番颜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大胜,还有近三四千的俘虏,数不清的军械物资,光是这些缴获的物资,就足以武装起一支万余人军队。
   颜良便叫将那数千俘虏,押往许都去整编,自己则率三万大军,继续向睢阳逼近。
   一天之后,颜良的大军进抵睢阳城南七里,逼城下寨。
   此时,整个睢阳城已是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逃归睢阳城刘备,算上赵云的留守之军,麾下兵马只不过一万两三千,且不少都是带伤之士,更重要的是经历了那一场大败,士气低沉到了极点。
   以这样一支兵马,刘备自知难与颜良抗衡,便是派人往徐州通知留镇的关羽,命他即刻抽调后方兵马,前来增援睢阳前线。
   逼城下寨的颜良,当然知道刘备不服,会继续从徐州增兵,调运粮草。
   于是颜良便在徐庶的建议下,利用骑兵的优势,派出数股骑兵,不断的袭扰彭城通往睢阳的粮道,甚至还放出风声,将要一举攻下彭城。
   彭城乃徐州东部门户,此城若然有失,颜良的铁骑就可长驱直入,自由的深入徐州腹地。
   得知了颜良打算趁胜攻打彭城的消息后,刘备自是大为惊恐,不得不令关羽再曾兵彭城。
   而今刘备的眼下的兵力,既要守睢阳,又要守彭城,显然是力不从心。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原本被刘备屡战屡败的袁尚,也不失时机的卷土重来,给刘备火上又浇了把油。
   龟缩在襄邑的袁尚,闻知刘备大败的消息后,自然是欣喜若狂,第一时间的开始了反击。
   不过袁尚却也很聪明,他并没有率军前来攻打睢阳,而是改道北上,去攻略睢阳以北的济阴、东平国、山阳等兖州所属郡国。
   袁尚给颜良的来信中声称,他此举乃是为了攻击刘备的侧后,但颜良却清楚,这姓袁的小子,乃是为了趁着自己和刘备鏖战于睢阳之际,趁机攻城略地,收取渔人之利。
   颜良重创刘备之目的,自然不是为了给袁尚这小子得便宜,但眼下这种情况,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袁尚暂时占点便宜。
   “这姓袁的狗东西,等老子收拾了刘备之后,转过头来再好好收拾你。”
   中军大帐中,颜良冷笑着骂道。
   徐庶道:“袁尚的实力和刘备一样,均是大损,眼下他虽抢了些地盘,不过是蝇头小利而已,根本不足为惧,庶所担心的,倒是吴人在柴桑城一线的动向。”
   江夏的甘宁前日又发来急报,言是东吴已趁着颜良主力尽在中原时,迅速的重建了柴桑城,此时已在不动声色的向柴桑一带迁移丁口。
   而一旦丁口一迁,粮食重新一种,吴人很快就可以重新把柴桑,打造成他们入侵荆州的前进基地。
   如今颜良所占的地盘虽然剧增,但因中原与荆州均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群雄环伺,倘若让吴人重新对荆州这个大后方形成威胁,颜良又岂能安心的继续经略中原。
   徐庶的话虽未明言,但颜良岂又听不出来,他这是在委婉的建议自己,暂停在中原的攻势,准备把兵锋引入南面,为灭吴做准备。
   念及于此,颜良便冷冷道:“孙权这小子夺荆州之心不死,看来他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非逼得我去灭他不行。”
   这时,徐庶却又捋须道:“不过眼下睢阳城未下,刘备的兵马也未退还徐州,许都一线始终还面临着刘备的威胁,不拿下睢阳,想要退兵去灭吴,只怕也非是易事呀。

Prev | Next
Pg.: 1 ...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 610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