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种机构或官职都是在永乐时期由朱棣首创的,其作用有好有坏,我们在这里介绍它们,是因为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还要经常和他们打交道,所以在这里必须先打个底。

  与这些制度机构相比,朱棣还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样更加珍贵的宝物,也正是这件宝物不但开创了永乐盛世,还在朱棣死后,将这种繁荣富强的局面维持下去。

  这件宝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作为的英明君主,但综合来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个方面都差一个层次,除了一点之外。

  这一点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朱元璋给他的孙子留下的那三个人,事实证明这三个人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作用极其有限,朱棣也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却与之前的齐黄大不相同。

  他们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于他们三个人都姓杨,所以史称“三杨”。

  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长,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计,历经四朝而不倒,堪称奇人,下面我们就逐个介绍他们的传奇经历。

  【第一个人:博古守正——杨士奇】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缔造者,恐怕还轮不到仁宣两位皇帝,此荣誉实非杨士奇莫属,因为如果没有他,朱高炽可能就不是所谓的明仁宗了。

  这位传奇文臣活跃于四朝,掌控朝政,风光无限,但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为了走到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至正二十五年(1365),杨士奇出生在袁州,当年正是朱元璋闹革命的时候,各地都兵慌马乱,民不聊生,为了躲避饥荒,杨士奇的父母带着他四处奔走,日子过得很苦。在杨士奇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杨美终于在乱世中彻底得到了解脱——去世了。

  幼年的杨士奇不懂得悲伤,也没有时间悲伤,因为他还要跟着母亲继续为了生存而奔走,上天还是公平的,他虽然没有给杨士奇幸福的童年,却给了他一个好母亲。

  杨士奇的母亲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即使在四处飘流的时候,她也不忘记做一件事——教杨士奇读书。在那遍地烽火的岁月中,她丢弃了很多行李,但始终带着一本书——《大学》,说来惭愧,此书我到二十岁才通读,而杨士奇先生五岁就已经会背了,每看到此,本人都会感叹新社会就是好,如果在下生在那个时代,估计混到四五十岁还是个童生。

  读书是要讲天分的,杨士奇就十分有天分,可读书还需要另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

  杨士奇没钱,他的母亲也没钱。

  没有钱,就上不起私塾,就读不了书,就不能上京考试,就不能当官,毕竟科举考试并不是只考《大学》。

  杨士奇和他的母亲就这样在贫困的煎熬中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洪武四年(1371),杨士奇的母亲改嫁了,杨士奇从此便多了一位继父,一位严肃且严厉的继父。

  这位继父叫罗性,他同时也兼任杨士奇的老师。

  罗性,字子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此人出生世家,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名士,且有官职在身,性格耿直,但生性高傲,瞧不起人。

  杨士奇怀揣着好奇和畏惧住进了罗性的家,当然,也是他自己的家。

  罗性是一个十分严厉孤傲的人,对这个跟着自己新娶妻子(或是妾)一道进门,却并非自家血亲的小孩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色。这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进入罗家后不久,杨士奇就被强令改姓罗,这似乎也很正常,给你饭吃的人总是有着某种权力的。

  杨士奇就这样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改姓罗,但毕竟不是人家的孩子,差别待遇总是有的,罗性也并不怎么重视他,这一点,即使是幼年的杨士奇也能感觉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翼翼,尽量不去惹祸,以免给他和他的母亲带来麻烦。

  两年后,年仅八岁的杨士奇的一次惊人之举改变了他的生活状况。

  洪武六年(1373),罗家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还是小孩的杨士奇被触动了,他想起了自己故去的父亲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也想祭拜自己的父亲和亲人。

  可是罗家的祠堂决不会有杨家的位置,而且如果他公开祭祀自己的家人,恐怕是不会让继父罗性高兴的。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却并未放弃,他从外面捡来土块,做成神位的样子,找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郑重地向自己亡故的父亲跪拜行礼。

  杨士奇所不知道的是,他这自以为隐秘的行为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个人正是罗性。

  不久之后,罗性找到了杨士奇,告诉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为,还告知他从今往后,恢复他的杨姓,不再跟自己姓罗。

  杨士奇十分惊慌,他以为是罗性不想再养他,要将他赶出门去。

  罗性却摇了摇头,叹息道:“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希望你将来能够略微照顾一下他们。”

  他接着感叹道:“你才八岁,却能够寄人篱下而不堕其志,不忘祖先,你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将来你必定不会辱没生父的姓氏。”

  罗性是对的,有志从来不在年高。

  自此之后,罗性开始对杨士奇另眼相看,并着力培养他,供他读书。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杨士奇应该会通过各项考试,最终中进士入朝为官,因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但上天实在弄人。

  仅仅一年之后,罗性因罪被贬职到远方,杨士奇和他母亲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有志气的杨士奇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仍然努力读书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

  由于家境贫困,杨士奇没有办法向其他读书人那样上京赶考图个功名,为了贴补家用,他十五岁就去乡村私塾做老师,当时私塾很多,没有形成垄断产业,每个学生入学时候交部分学费,不用开学时去教务处一次性交清,如果觉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随时走人,所以老师的水平是决定其收入的关键,学生多收入就多,由于他学问根基扎实,很多人来作他的学生,但毕竟在农村贫困地区,他的收入还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饭吃。

  生活贫困的杨士奇和他的母亲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不久之后,他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穷志不穷这条格言的意义。

  杨士奇的一个朋友家里也十分穷困,但他没有别的谋生之道,家里还有老人要养,实在过不下去了。杨士奇主动找到他,问他有没有读过四书,这个人虽然穷点,学问还是有的,便回答说读过。杨士奇当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学生分一半给他,并将教书的报酬也分一半给他。

  他的这位朋友十分感动,因为他知道,杨士奇也有母亲要养,家境也很贫穷,在如此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样仗义,实在太不简单。

  少了一半收入的杨士奇回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他本以为母亲会不高兴,毕竟本来已经很穷困的家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母亲却十分高兴地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做,不枉我养育你成人啊!”

  是的,穷人也是有尊严和信义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明理的母亲,后来的杨士奇才能成为一代名臣。

  杨士奇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困难中不断努力,在贫困中坚持信念,最终成就事业。

  人穷,志不可短!

  没有功名的杨士奇仕途并不顺利,他先在县里做了一个训导(类似今天的县教育局官员),训导是个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门里混日子,可杨士奇做官实在很失败,他连混日子都没有混成。

  不久之后,杨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丢失了学印,在当年那个时代,丢失衙门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警察丢枪还要严重得多,是有可能要坐牢的。此时,杨士奇显示了他灵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丢了印,估计会写上几十份检讨,然后去当地政府自首,坐牢时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杨士奇没有这么多花样,他直接就弃官逃跑了。

  杨士奇还真不是书呆子啊。

  之后逃犯杨士奇流浪江湖,他这个所谓逃犯是应该要画引号的,因为县衙也不会费时费力来追捕他,说得难听一点,他连被追捕的价值都不具备,此后二十多年,他到处给私塾打工养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长年漂泊生活没有让他变成二混子,在工作之余,他继续努力读书,其学术水平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在度过长期学习教书的流浪生活后,杨士奇终于等到了他人生的转机。

  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写《太祖实录》,三十六岁的杨士奇由于其扎实的史学文学功底,被保举为编撰。

  在编撰过程中,杨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并得到了此书主编方孝孺的赞赏,居然一举成为了《太祖实录》的副总裁。

  永乐继位后,杨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与解缙等人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朱棣的重臣。

  与解缙相同,他也不是个安分的人,此后不久,他卷入了立太子的纷争,他和解缙都拥护朱高炽,但与解缙不同的是,他要聪明得多。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发言泄密,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虽然杨士奇精于权谋诡计,但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滑头的两面派,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夺位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了朱高炽一边,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忠诚最终战胜了政治对手,将朱高炽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永乐年间,最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就是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皇位之争,在这场斗争中,无数人头落地,无数大臣折腰,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双方各出奇谋,经过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斗争一直延续到朱棣去世的那个夜晚,一个人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连夜出发,奔波一个月赶路报信,方才分出了胜负。

  事实上,不但杨士奇参加了这场斗争,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三杨中的另外两个也没有闲着,他们都是太子党的得力干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详细介绍这场惊天动地的皇位之争。

  【第二个人:足智多谋——杨荣】

  我们接着介绍的杨荣是三杨中的第二杨,他虽然没有杨士奇那样出众的政务才能和学问基础,却有一项他人不及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

  杨荣,洪武四年(1371)生,福建人,原名杨子荣(注意区分),他虽然没有深入虎穴,剿灭土匪的壮举,但其大智大勇却着实可以和后来的那位战斗英雄相比。

  与杨士奇不同,他小时候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家里环境不错的他走的正是读书、应试、做官的这条老路。建文二年(1400),他考中进士,由于成绩优秀,被授予编修之职,即所谓的翰林。

  建文帝时代翰林院可谓书呆子云集之地,这也难怪,毕竟掌权的就是黄子澄、方孝孺那样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荣这位优等生与他的那些同事们有很大的不同,他实在不是个书呆子,而应该算是一位心思缜密的谋士。

  与杨士奇一样,这个足智多谋的人也是在永乐时期才被重用的,但他飞黄腾达的经过却很有点传奇色彩,因为他凭借的不是才学,而是一句话。

  建文四年(1402),朱棣终于打败了顽强的南军,进入京城,夺得了皇位,现在他只剩下一件事要办——登基即位。

  然而就在他骑马向大殿进发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站了出来,阻挡了他的去路(迎于马首)。

  这个人正是杨荣。

  由于当时情况还比较混乱,敌友难分,难保某些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不会玩类似恐怖分子和荆轲那样的把戏,周围的人十分紧张,而朱棣本人也大为吃惊,但他不会想到,更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

  杨荣竟然对他说,现在不应该进宫即位。

  不应该即位?笑话!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装了那么久的傻,死了那么多的人,无非只是为了皇位,可眼前的这个书生竟然敢阻止我即位,凭什么!真是可笑!

  在场的人几乎已经认定杨荣发疯了,准备替他收尸。

  但杨荣真的阻止了朱棣的即位,还让朱棣心悦诚服照办,而他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竟然只用了一句话。

  “殿下是应该先去即位呢,还是先去祭陵呢?”(先遏陵乎,先即位乎?)

  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们前面说过,朱棣造反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说得粗一点就是即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竟然一时之间忘记了立牌坊,只是一心要当婊子。无论怎么说,如果不先拜一下老爹的坟,那是很不妥当的,朱棣连忙拨转马头,去给老爹上坟。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杨荣已经精明到了极点,他摸透了朱棣的心理,也看透了遮羞布下权力斗争的真相。这样的一个人比他的上级方孝孺、黄子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同样老奸巨猾的朱棣从此记住了这个叫杨荣的人,在他即位后便重用杨荣,并将其召入内阁,成为七人内阁中的一员。

  当时的内阁七人都是名满天下之辈,而在他们中间,杨荣并不显眼,他没有解缙的才学,也没有杨士奇的政务能力,并不是个引人注目的人,但这决不是他的能力不行,事实上,他所擅长的是另一种本领——谋断。

  所谓谋断就是谋略和判断,这些本应是姚广孝那一类人的专长,而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应该是个老实读书人的杨荣居然会擅长这些,实在令人费解,但他善于判断形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的这个事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天晚上,边关突然传来急报,宁夏被蒙古军队围攻,守将派人几百里加急报信,这是紧急军情,朱棣也连忙起身去内阁找阁臣讨论如何处理(内阁有24小时值班制度,七天一换),偏巧那天晚上,值班的正是杨荣。

  朱棣风风火火地来到内阁,把奏报交给杨荣看,问他有什么意见。

  出乎朱棣预料,杨荣看完后没有丝毫慌乱,表情轻松自然,大有一副太监不急皇帝急的势头。

  朱棣又气又急,杨荣却慢条斯理的对他说:“请陛下再等一会,宁夏一定会有第二份解围奏报送来的。”

  朱棣好奇地看着他,让他说出理由,杨荣此刻也不敢再玩深沉,因为朱棣不是一个对大臣很有耐心的人。

  杨荣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了解宁夏的情况,那里城防坚固,而且长期作战,士兵经验丰富,足以抵御周围的蒙古军队。从他们发出第一份奏报的日期来看,距离今天已过去十余天,此刻宁夏应该已经解围了,必然会发出第二份奏报。”

  不久之后,朱棣果然收到了第二份解围的奏报,自认料事如神的朱棣对杨荣也十分佩服,并交给他一个更为光荣的任务——从军。

  朱棣认识到,杨荣是一个能谋善断的人,在对蒙古作战中,这样的人才正是他所需要的,于是在永乐十二年(1414)的那次远征中,杨荣随同朱棣出行,表现良好,获得了朱棣的信任。朱棣便将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印信交给杨荣保管,而且军中但凡宣诏等事务,必须得到杨荣的奏报才会发出,可以说,杨荣就是朱棣的私人秘书。

  朱棣之所以如此信任杨荣,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这个人处事不偏不倚,也不参与朱高炽与朱高煦的夺位之争,没有帮派背景,当然,这仅仅是朱棣的想法而已。

  朱棣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上去十分听话的杨荣并不像他表面上那么简单,朱棣将印信和奏报之权授予杨荣,只是为了要他好好干活,然而这位杨荣却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件关键的事情。

Prev | Next
Pg.: 1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271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