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令府是专门管理宗室和皇亲国戚的万户侯和靖江王府的纠纷,确实和他们沾了点儿边。
对于这件事,宗令府那边倒是没有看出什么奥妙,本来嘛,宗令府就不算什么正式的衙门,政治觉悟很低,更没有察觉到这奏疏里隐藏着万户侯和靖江王府的明争暗斗,一看柳乘风的申诉,人家封地田地四十多万亩,结果真正能用到的却不过几万亩而已,看着也实在可怜,现在柳乘风圣眷这么浓,当然不能轻易得罪,于是索性顺水推舟做个好人,同意了柳乘风的意见。
朱善听了都头的话,鼻子都要气歪了,好啊,一个小小的都头,竟然把内阁、万户侯都搬出来吓自己,内阁算什么,他们就是再位高权重,也管不到藩王的头,而那个万户侯又算是什么东西?吓吓别人可以,¤Www.cHkee.coM♂拿来吓靖江王府,却实在可笑。
朱善的眼睛如刀一般盯着这都头,这时候他反而没有动手了,朱善明白,这都头只是个马前卒,犯不着和他置气,没得辱没了自己的身份。
朱善的脸色虽然不好看,可是整个人还是带着几分宗室子弟的倨傲,他的眼皮子抬了抬,将目光从都头身移开,淡淡地道:“就算是内阁那边点了头,靖江王府自然会去申述,可是自太祖皇帝以降,藩王就没有纳粮的规矩,你现在回去告诉万户侯和你们王知府,想在广西和靖江王府玩这些把戏,本侯就怕他们玩不起,一个小小万户侯算个什么东西!滚出去,粮食是没有的。”
朱善没有再说什么,拂袖进了庄园,其余的庄户一干人也纷纷紧随进去,无人再理会这些什么知府衙门的差役。
都头反倒是松了口气,其实他心底里明白,要靖江王府纳粮,简直就是开玩笑,对方一磷也不会交的,自己来的这一趟只是传话,既然靖江王府表了态,自个儿回去交差就是。
朱善回到厅里,气得脸都绿了,喝了口茶,好不容易顺了气,坐回椅,道:“来人……来人……”
一个管事碎步进来,这件事,整个田庄都已经得知,居然有人惹到了靖江王府的头,现在侯爷正在气头,当然要小心翼翼一些。
“侯爷。”管事到了之后,立即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生怕有触怒的地方。
朱善抱着茶盏,只是微微颌首,随即道:“这个柳乘风,看来也不像原来想的那么简单,他这是摆明了不肯吃这个亏了。”
管事欲言又止,犹豫了一下,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朱善抬抬眼皮子,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管事道:“侯爷,这事儿是不是该知会一下桂林那边?”
朱善却是笑了,随即道:“这就不必了,事儿还没到劳动王叔的地步,这几日叫人小心一些,多——些庄客做好准备,本侯觉得这个柳乘风像是在试探我们,肯定还会有下一步的动作,不得不堤防一些。”
“啊……”,这管事吓了一跳,随即道:“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朱善摇摇头,冷着脸道:“反正小心一些的好,不会有什么坏失。”
朱善这时候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件事只能他一个人来扛,毕竟自己在廉州做的事已经得了桂林那边的褒奖,总不能刚刚给了个甜枣下来,就告诉他们,事情出了麻烦。
再者说,朱善虽然做了最坏的打算,可是自恃着毕竟是个宗室,那个柳乘风未必敢过火,大不了和他扯皮就是。
另一边的都头立即回到廉州府城,将事情的经过原原告知知府王筝,王筝则是立即求见柳乘风,将都头的话转述了一遍。
柳乘风的心情似乎还算不错,都头的回话并没有苏响到他的心情,只是哂然一笑,对王筝道:“王大人,靖江王府就是这个意思,你来,本侯该怎么办?”
这句话看去像是在等王筝的意见,其实王筝知道,这个万户侯早就有了主张,问自己不过是走个场面而已。
更何况,就算问也问不出什么,王筝能说什么?只能笑呵呵地道:“侯爷,靖江王府那边确实不留情面了一些,不过话说回来,靖江王府毕竟是宗室,这事儿……”
王筝心里觉得,这万户侯别看满面春风的样子,可是隐隐有随时要暴起的俭,与柳乘风相处了些日子,王筝大致摸清了柳乘风的脾气,这个人平时平易近人,可是一旦有人惹到他头,这人肯定是不会罢休的。
到底怎么个不罢休,王筝也不知道,不过他只是个知府,当然不消事情闹大,少不得要劝柳乘风一下。
柳乘风笑了,道:“本侯在宫里的时候时常听陛下说靖江王为人宽厚,有长者气,宗室之中,靖江王的秉性最好,本侯深以为然,所以杵来靖江王也不是个不知道事理的,可是现在靖江王府竟然如此无礼,依本侯看,一定是王府里头有人瞒着靖江王在外惹是生非,不过知府大人说的也对,看在靖江王的面子,本侯当然不能计较,不如这样,三日之后,命府里的差役去收粮,且看看怎么说。”
三日之后……
王筝的心里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个柳乘风的口气似乎对靖江王他老人家并没有什么恶感,这样就好,只要不闹出什么乱子,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至于三日后去收粮,大不了到时候再慢慢交涉就是,王筝连忙道:“侯爷说的对,说的对,靖江王是出了名的贤王,大家还是讲道理的好。”
二人计议已定,柳乘风也痛快,直接赏了五百两银子给那都头,带去的差役也都有三十两银子的辛苦费,这一下子当真让整个知府衙门目瞪口呆了,五百两银子啊,有这一笔钱,够这都头在这廉州置办一份偌大的家业了。
这个万户侯,果然够阔绰。(wWW.ChkeE.cOM 创客小说网)
262|请假一更,抱歉。
全文字无广告 第三百章:来势汹汹
马文升授课虽然古板,可是引经据典,言辞优美,彝伦堂里,所有人鸦雀无声,听的如痴如醉。 全文字无广告
一晃眼的功夫,一个时辰很快过去,马文升的嘴角,升起了一丝冷笑,随即他抛下手中的戒尺,慢悠悠的道:“诸位乃国之栋梁,今日虽是后生晚进,可是异日迟早是在这天子堂下,占据一席之地。”
马文升的手撑住了身前的案牍,古井无波的脸上,似笑非笑的继续道:“所以诸位要好好用功,将来为朝廷效力,泽被苍生。至于近日的许多流言,不要去听,也不要去议论,身上大好的前程,和一些商贾们计较什么?”
“开海禁……”马文升脸上露出厌恶之色:“只要内阁还在,六部还在,海禁之策就断不会废除,一些人用心险恶,打着聚天下财富于大明的幌子,四处游说,上串下跳,可耻可怜,我大明的朝堂上有的是忠贞的义士,有的是耿直的臣子!圣人若存之于心,则祖法断无废黜之理,尔等谨记这句话,莫要被小人所误。”
说完了这些,马文升似乎有些疲倦了,卷起了袖子,淡淡的道:“老夫有感而发,叨扰了……”
这一句话很客气,可是马文升的脸色很不客气,拂袖而去!
留下这彝伦堂里一干监生面面相觑,一时还没恍过神来。
随即,低声的议论断断续续传出,有人预感到,马文升绝不是无的放矢,只是因为一些商贾流言,就惹得吏部尚书大人‘有感而发’,这简直是荒谬,尚书大人之所以如此做,更像是放出一些风声,警告这朝廷里的某些人,不要想上串下跳,走可耻可怜的事,更直截了当的警告,内阁和六部,都倾向海禁,谁要是不怕死,尽管放马来试试。
这明显是挑衅哪,明着是向监生们喊话,其实却是向某人发出挑衅。
想玩?你还嫩着呢,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还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马文升在国子监的消息,立即传了出去,一时间议论纷纷,到处都是议论此事,不少人已经察觉,马文升这是警告了,而且后果很严重,因为他说的很明白,他的背后是六部,是内阁。 全文字无广告
大家议论的焦点倒是不在马文升的警告是什么意思,而是马文升为什么要警告,若当真只是一群商贾在议论此事,身为吏部尚书,难道还会为了一群无关紧要的人发出如此严厉的词句,甚至把内阁和六部都抬出来?
这个人,一定十分可怕,或许已经让整个朝廷感觉到了握,以至于有了马文升在国子监的一席话。
越是分析下去,这里头的意味就越是深长,因为能让整个内阁、六部都紧张起来的人,世上还真不多,宫里的太监?他们还不够格。锦衣卫,那更是差的远了。有一个人,一个人可以让内阁和吏部尚书紧张——皇上!
事情明了了,有人翻出了一份前几期的学而报,便恍然大悟,因为学而报里,确实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开海禁的,文章倒是没有直截了当的要开海禁,只是介绍了一些海禁若是打开,会得到的好处,只是这么一篇文章,让有心人明白怎么回事了。
学而报虽是报纸,可是千万不要小看了学而报,因为学而报的背后,如今已经被人揭露与东宫和锦衣卫有揪扯不清的关系。而学而报在这个风口浪尖刊载这篇文章,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一篇文章,是东宫和锦衣卫默许的。
更有趣的是,学而报出来之后,为了防止学而报出现一些诽谤朝议和亵渎宫室的文章,所以宫里特意建了一个报局,这报局不同于内宫二十四衙门,**于内宫之外,除了校阅文章之外,还负责给当今皇上呈送报纸。
开海禁可是祖制,是国策,本来嘛,是不允许讨论的,可是偏偏学而报堂而皇之的刊载出来,不但刊载了,而且报局那边,似乎一点儿动作都没有,无动于衷。
那么事情就明朗了,这件事宫里并没有反对,甚至皇上甚至可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皇上的态度,自然引来整个朝廷的不安,可是皇帝就是皇帝,皇帝的暧昧态度,你还能反对不成,所以才有了这一桩指桑骂槐的事,内阁、六部,甚至整个朝廷将马文升推出来,明着是告诉监生要好好读书,其实是警告那些商贾,不要自误。只是在这句警告的背后还有一个警告,第一个暗示是警告商贾仔细自己的脑袋,第二个暗示却是告诉宫里,皇上你不要胡来,从内阁到六部再到各衙门,大家都做好了准备,别想着再重蹈十年前的覆辙。
这才是真相,马文升所做的,无非是敲山震虎而已,只是给皇上打下预防针。当然,皇上是天子,大家是臣子,君君臣臣的条条框框大家还是要遵守的,这样的警告至少相当程度是给那些商贾,对皇上,只不过是一个暗示罢了!
马文升从国子监回去,随即便上了奏书,说自己年纪老迈,近来旧疾发作,请朝廷准假,告养几日。
原以为这奏书递进宫里去,皇上会极力挽留,甚至有人在想,若是皇上挽留,就等于是宫中示弱,到了那时,这所谓的海禁的争议只怕很快就能消弭干净。
可是事情却出人预料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宫中居然准了,奏书里还有皇上亲自批写的朱语,大意是说,马爱卿既然染疾,朕不敢挽留,准予病假,赐予人参、鹿茸等物,望马爱卿好生调养,待身体康健之后,再为朝廷效力。
看客们呆住了,皇上这玩的是哪一出啊,傻子都知道,马文升这是一种姿态,皇上会不清楚?可是现在准了假,这意味着什么?
马文升二话不说,直接在家‘养病’了。
只是事情才刚刚开始,马文升只是个前奏,其实堂堂吏部尚书之尊,来做这马前卒,就足见朝中大佬们对这件事的重视。紧接着,六部尚书、侍郎纷纷告假,理由都是一样,病了! 宫里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这一次不再痛快的答应,六部是朝廷的骨干,若是这些人都罢了工,皇上便是有三头六臂,只怕也得歇菜。宫里把所有的旨意都留中了,所谓留中,就是说皇上对这些病假条儿并没有批准也没有反对,没批准,你还得乖乖的来衙门上工,没反对,就是说皇上似乎也没有太多挽留的意思。
这一下真的捅了马蜂窝,皇上怎么可以这样,这不是逗人玩吗?
而且经过这一次试探,朝野上下已经确认,皇上是当真站在了开海那一边,态度已经十分明朗。
内阁值房里,出奇的安静,此时正是七月二十,夏日炎炎,不过转眼就要入秋了,值房外的林木枝叶已经可以见黄,进出的书吏都是蹑手蹑脚,似乎生怕触怒了值房里的几位大学士,而值房的大门也出人意料的禁闭,这是很少出现的状况¤WWw.ChkEE.Com♂,除非几位阁老有密事要商量。
昏暗的值房里,点起了一盏灯笼。
刘健一直不发一言,沉默着坐在椅上,手肘靠着身侧的茶几,手指头轻轻抠着茶几的漆面。
李东阳借故在看奏书,只是一向稳重的李东阳,此时似乎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试探的主意是他出的,人选也是他选好的,甚至连国子监放话也是他出的主意。让马文升来说这些话再恰当不过,一方面,马文升是内阁之外最紧要的人物之一,是朝廷的核心大臣,这个人出来说的话,谁也不敢轻视。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着马文升探听一下皇上的心思,学而报的文章,到底根本就是皇上主使,是下头人揣摩上意,又或者只是有人无心发出的文章,报局那边在审核的过程中产生了疏忽,这些可能性,只要试探一下就能明白。
可是现在已经很明朗了,这学而报的文章分明就是皇上主使,甚至文章本就是皇上亲自书就的,皇上在这件事态度十分坚决,一点儿没有商讨的余地,从马文升告假被批准的时刻,皇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宫里这一次明显是有备而来,看上去似乎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其实是来势汹汹,凶险到了极点。
李东阳不由轻叹了口气,皇上别看对大臣一向优渥,可是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有时候脾气倔的连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看这架势,宫里头是铁了心了。
而谢迁则显得很愤怒,似乎刚刚与人发生争吵一般,拳头攥着紧紧的,充满了血丝的眼睛格外狰狞,不过这时候,又似乎停止了争吵,呼哧呼哧的喘气。
就这样的沉默,谁也没有发出声音。
……………………………………………………………………………………………………
第三章送到,同学们可以加老虎微博的一个关注,大家相互关注一下。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wWW.ChkeE.cOM 创客小说网)
263|第二百六十二章:痛下杀手
三天的时间并不长,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表现出什么动静,整个廉州异常的平静,除了在知府衙mén,不少人摩拳擦掌跃跃y書網域名请大家熟知」
摩拳擦掌是肯定的,千金买骨给万户侯办事,赏钱极其丰厚,有了前车之鉴,莫说只是奉命征粮,便是让他们去剿匪、杀敌,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三天里,知府衙mén里都在盯着知府大人,想看看这一次征粮,到底安排哪些人去,毕竟这是一次发财的机会,就算去挨了**掌,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三日清早,王筝坐堂,点了一些都头、书吏、差役,开始动手。
清河县,靖江王府的田庄里头已经提早得到了消息,朱善已经彻底地被jī怒了,在他看来,自己占那个万户侯的便宜,这是理所应当,可是现在万户侯想叫自己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却是罪该万死。
田庄上百个庄客已经拿了棍bāng做好了准备,不过是一群知府衙mén的差役,朱善还当真一点儿也不怕,这些人打了也就打了,又能如何?
到了正午,一个都头带队,数十个差役抵达,刚要拜谒,田庄大mén一片静籁无声,紧接着,锣声响起,这一下子,整个庄园喧闹起来,庄mén大张,紧接着无数的庄客提着棍bāng从庄mén中出来,有人大——声:“侯爷有令,狠狠地打!”
差役们吓了一跳,连走都来不及了,紧接着便被无数庄客冲散,无数棍bāng起起落落,毫不留情,差役们被围在一起,抱头鼠窜,跑得慢的更是被人揪住死死地按在地上拳脚相加,整个田庄一片狼藉。
朱善负手站在庄子里的阁楼三层,靠窗眺望,将外头发生的事一览无余,他的脸上升起难以捉mō的笑容。
身后站着的管事抿了抿嘴,微微皱眉,似乎觉得这样做很是不妥,可是朱善的xìng子,他也知道,甚至是朱善的心思,他也明白了一些。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