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品是红袍,六七品官是蓝袍,也就是青袍(江州司马青衫湿),八九品的官就是绿袍了。中国有一个成语,形容一家全是当大官的就说他们家满门朱紫,除了红的就是紫的。现在所说的红得发紫,意思也大致相同。

  这样的话,充当临时丞相的如果是小官,穿青衫的,给你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你只要换个颜色的官服穿就是了,从青衫变成紫红的。等什么时候皇上不待见你了,这个衔儿一摘,你还回去穿你处长的官服去,红袍的还是紫袍的给脱下来,换青的上去。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隋唐时期皇帝想出来的削弱相权的办法,它不但将相权一分为三,更关键的是后来把丞相之职演变成了临时工,成了皇上的打工仔。中国古代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宰相由一个变成一窝,由独相发展到群相。

  天下英雄尽白头

  孔子提倡素质教育,现在我们也提倡素质教育,中间这上千年的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就是从隋唐开始的。

  当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再靠士族地主垄断官职,已经不行了。所以隋文帝开始想别的招儿,废九品中正,开科举士。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从隋炀帝开始,整整1300年,一直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才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虽然废止,但这一千多年的卷子已经把中国知识分子考习惯了,所以现在的学生做卷子做得脑袋大是因为隋朝的时候被摆了一道。

  虽然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但当时这个制度还是十分客观有效的。

  唐朝贞观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武举,不光文的可以科举了,武的也可以。另外还开创了殿试,就是皇上亲自考你。明清两朝,殿试都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像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圣主,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出题、自己监考。

  开元年间则是高官主持考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一演就老是和珅去主持考试,和珅相当于宰相。这样一来,科举制经过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几代皇帝,就逐渐形成了。

  科举制形成的作用有这么几点:

  第一,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以前是王、谢、袁、萧这帮家伙垄断仕途的。现在不行了,科举抑制门阀,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实际上也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因为庶族地主能够通过科举做官了,不再嫉妒高门大阀里那些个一生下来就能当官的窝囊废,以后纯靠本事吃饭。

  第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它把读书、考试跟做官联系了起来。原来那种目不识丁的人,再做官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当然唐朝实际上选拔官员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并不以科举制为主,而且即使科举制也有身份限制,农民就不行。到了宋朝才开始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可以参加,挖完煤去考一考,考上了照样飞黄腾达。

  另外,在唐朝科举考试不是你想考,一考就能考上的,它非常难。当时分进士、明经两科,明经科就是填空,子曰什么时习之,你填一个“学而”就完了。虽然明经好考,但是考上之后也做不了大官。

  进士科就特别不好考。诗词曲赋,时务策,国家大政方针,该不该开奥运?你得写一篇论文。唐朝人讲话:“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30岁考中明经属于老明经,因为那玩意儿简单,50岁考中了进士却属于年轻的进士,因为那个难。唐朝人平均寿命是29岁,要50岁考中了进士,那是什么概念?得跟人拼寿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了,你活得最长,叼着人参做完卷子考上之后,回顾起来等于是一辈子都在考试。文人一辈子全都去考试了,还有工夫琢磨怎么造反吗?读书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帮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文盲,就更别反了!

  唐太宗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巡查考场。科举考试不像现在高考似的,年年都考,考进士是三年一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场,一看大家兴高采烈地来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又兴高采烈来了,然后又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再来一次。眼瞅着这帮人黑头发给考成了白头发。唐太宗身心十分愉悦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们都上当了,掉我的圈套里了。唐朝人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让他考试,让他考不上,给他一个希望,他又考不上,这个哥们儿整天干这个,把头发都干白了。

  毕竟像洪秀全这样干了几次没干上就造反的人特别少,因此有人说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牢笼志士。特别是到了后来,宋朝农民都可以参加考试的时候,阶级矛盾就进一步缓和了。农民百姓想当官的话,不用去造反去抢了,只要六经勤向窗前读,干这个就可以了。所以中国的古代传统社会,为什么顽固,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可动摇?就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力量太强大了。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的科举制被介绍到了欧洲,形成了今天欧洲的近代文官制度。再后来又传回到中国,叫国家公务员考试,实际上就是科举制。比如我是学历史的,如果我们党竞选赢了,我就能够担任国防部长。一个学历史的怎么能担任国防部长呢,你懂得业务吗?我不需要懂业务,副部长懂就行,因为副部长是考上来的。考试考得最高就考到副部级,正部就是政治家了,副部往下是官僚,它是职业的。

  政治家不专业没关系,国防部长是拿大政策的,底下一帮考上来的专业参谋给拿大政策的提意见就行了。而且国防部长主要的任务是到国会要钱,要经费,不真指望着他去打仗,所以谁都可以干这个。日本的内阁更迭多快,首相一年完蛋,一完蛋部长就全换,这种大换血,国家怎么没事儿?因为副部一级稳定,换再多不专业的部长都没有关系。所以近代文官都是由科举制考上来的,这让政局特别稳固。

第6节 红红火火好日子

  有地,你就给我缴税

  隋朝一开始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但是这个有年龄限制,50岁以后才可以纳绢代役,不到50岁的话,该服徭役的你还得去。

  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谷物叫租,绢和布叫调,在服徭役的期限内如果想不去服役的,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庸。唐朝的庸不再有50岁的年龄限制,甭管多大的人,只要不想去服徭役,都可以纳绢代役。本来,在农忙季节如果大规模征发徭役,就没有人种地,会误了农时,现在不愿意去的人可以纳绢代役,留着劳动力去种地,多有好处。

  租庸调有一个前提,我给你交租、交庸、交调,但是你得给我土地。你不给我地我拿什么交租子,布帛是地里种出来的嘛,得种麻才能纺麻布,种桑树才能有绢子。但是中国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归地主所有,那么国家要给百姓分配土地,这个待分配的土地是从哪儿来的?显然不能把地主的地给没收了再去分。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新开垦的,再一个就是大规模战乱、人口大量死亡后所形成的无主荒地。不过,随着国家承平日久,人口增加,无主的荒地几乎没有了,新开的地也够呛,能开的差不多都开完了,那要去哪里拿土地来分给百姓呢?

  这时候政府有了新的应对措施,它规定,每个成年男子2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20亩永业田可传之子孙,80亩口分田,死后得归还给国家,然后国家好拿去再分配。想得是挺好的,问题是到了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土地本是私有的,这些大地主大官僚们占有大量土地之后,还兼并农民的土地,没等农民死,他这一百亩地就没了,被兼并了。这一被兼并,国家就找不着口分田再往下分了,新出生的人就没地了。没地了,我的租庸调就交不了了,农民就只能逃亡,逃亡后,政府的租庸调就收不上来,国家就没钱了。整个连锁反应就是,政府直接分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就得想招儿,不能再按照租庸调这种方法来收。公元780年,唐玄宗的曾孙唐德宗接受大臣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指的就是户税跟地税。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一年收两回。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原来的租庸调制,收税标准是以人丁计算,每个成年男子授田一百亩,每年为国家交比如150斤粮食,两丈四尺绢布。有你这个人,就有国家的150斤粮和两丈四尺绢布。这意思就是,哪怕当年国家分给你的地已经被兼并了,地都没了,但是只要你人在,照样得交。那你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逃亡。

  那么被兼并的地到哪里去了?到我这儿了,因为我勤劳致富。我们家八个儿子,你们家就两个丫头,所以你们干活干不过我们家,最后我们家发了财了,把你家的地兼并过来了。但我怎么交税?我还是按照我的人头走,就算我现在有四千多亩地,我还是按照两丈四尺绢布,150斤粮这么交,因为我就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我交的和你一样。

  所以两税法以前是按人丁为主征税,而现在则按照土地财产为主,你有地的你多交,你没地的就少交,甚至不交。没有土地的商人,交总资产的1/30。这就表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了,原来租庸调制下不允许人口流动,你这一百亩地在海淀,你人跑朝阳去,我跟谁要税去,你的地在海淀,人必须在海淀,地在人在。现在无所谓了,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因为谁占了这一百亩地,我就跟谁征税,你可以随便流动。如此一来,你在这儿没有地,可以上有荒地的地方开发,在海淀的地被兼并了,你可以去昌平、平谷,这就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生产发展是有利的,两税法实行的好处就在这里。

  两税法一实行,国家不再管这个地在谁手里了,这也就意味着土地兼并不受限制了,麻烦也开始出现。从唐朝以后,田制不立,愿意兼并就兼并,农民没有土地就只能去租种地主的土地,一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就把税赋转嫁到农民身上了。比如我是一个血汗工厂的厂主,是生产圣诞树的,全世界的圣诞树都是我们生产的,我厂里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是700块,每天要劳动11个小时,每个月可以歇3天,你看我够仁慈的吧!现在国家提高了我的企业所得税,那我怎么办呢?我只能让你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1个月歇1天,工资600块,3个月不发。实际上我为国家交所得税,为希望工程捐款(我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企业家啊),都是你们出的这个钱。我该坐游艇坐游艇,该环游世界就环游世界。其他所有负担都是你们掏的钱,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国家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地主却又给农民加上去了,客观上还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经济大繁荣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前期的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让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政府对外开放。这些原因促使隋唐两代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农业的发展表现在:第一,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南方经济跟北方的差距缩小,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是也有坏处,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所以中国的生态问题出现得很早。第二,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另外还有用于耕作的曲辕犁。第三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比如说茶叶,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贵族才饮茶,到唐朝,百姓也开始饮茶了。有的电视剧里,汉朝就让老百姓一进门给你捧出茶来,甚至春秋战国就捧出茶来喝,很好玩,那会儿没有的。那会儿应该一进门喝酒,不应该喝茶,唐朝才开始大规模饮茶。

  手工业发达,具体表现在中国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的书记载说通过波斯湾时必须换小船,这就有点扯了。这船主要是在洪州造,洪州是江西南昌,不靠海,在江里湖里造出来后再拖进海里,这个船能有多大?我记得美国航空母舰都能进波斯湾,如果那时中国造的船进波斯湾就要卡住,那得多大,你以为波斯湾是北海公园哪?

  唐三彩为后代的彩瓷开辟了道路。唐三彩其实是冥器,给死人陪葬的,大量烧制,不计其数,所以不值钱。我如果是唐朝贵族,我生前住的庄园,我骑的马,我用的桌椅板凳,侍候我的丫头,都给烧制成唐三彩,埋到坟里去接着侍候我。所以这个玩意儿在唐朝大量使用,太多了。唐三彩不像青瓷中的秘色瓷,全国就那么几件,你得一件,子孙万代吃不穷喝不穷。秘色瓷只有到了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博物馆亲眼看到,才能明白它有多美,当然现在早失传了,做不出来。原来认为唐朝根本就没有,后来从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挖掘出来了,才看出来是有的。

  唐三彩这种冥器,到了宋朝觉得它浪费,改扎纸人纸马,民国的时候,农民要刨地刨出这个来,就摔了。历史剧《孝庄皇后》里多铎戴着一个大耳环,一看就要吐。你见到过清朝王爷戴耳环的吗?你以为是歌星啊?他还说我这一路到中原来,得了不少宝贝,拿出来一看全是唐三彩。开玩笑,谁把纸人纸马摆家里,应该给你爷爷烧的,你觉得特漂亮弄家摆着,你爸不抽死你才怪。

  咱们现在无神论了,无所谓,家里才摆这个。反正我们家不摆,谁给我唐三彩我坚决不要,兵马俑摆它干吗?电视剧里还让太后寝宫里挂一幅柳永的《雨霖铃》,妓院里才挂柳永的词呢!到故宫里看一眼,慈宁宫里应该挂列祖列宗的圣训,弄一个《雨霖铃》挂着,整天让太后寒蝉凄切,太后还守得住吗?

  当然,唐三彩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它相当于唐朝的历史照片。它都是真的,照着生前的样儿做完了埋在里面,挖出来一看就知道,原来唐朝的房子是这样的,原来唐朝的人都长这样,胖乎乎的,跟壁画的作用一样。

  唐朝丝织品有波斯的风格,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

  中国现在特别常见的作为吉祥物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大象,一种是狮子。衙门口立着的狮子,皇帝宝座两边是象征太平有象的大象,这两种动物全是从波斯进口的。中国最古老的动物形象,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青龙白虎大家都知道,朱雀就是三足乌,玄武就是一条蛇缠在龟上,也叫龙龟。最早中国出现的动物形象是这四种,没有狮子和大象。后来有一段时间倒是有,那是在“文革”以前,之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把大象都插缅甸去了;原来中国境内也有东北虎,现在都跑俄罗斯去了。

  银行现雏形

  隋的钱币,铸的仍然是五铢钱。秦朝的钱叫半两,汉朝叫五铢,一直沿用到隋。学历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途径是以诗证史,因为古诗里面有大量的咏史诗。

  刘禹锡的《蜀先主庙》中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光复汉室天下(当然是偏安一隅),归功于诸葛亮,刘禅阿斗是一个笨蛋,所以造成蜀国的灭亡。其中他说的那个“业复五铢钱”,就是汉朝的钱。

  唐高祖时流通的开元通宝钱到现在几毛钱就能买一个,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开元通宝的“开元”意思可能是国家刚刚建立,开辟新纪元,它不是年号,否则的话开元通宝就成了唐玄宗的钱了。以年号铸钱是从北宋开始的,北宋以前有唐一代,铸的钱都叫开元通宝。

  唐朝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叫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设有官员管理。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交易场所。电视剧《大马帮》里,他们到哪儿都能住的就是邸店。这个地方还可以存他带来的货——烟叶子,在现场进行交易。

Prev | Next
Pg.: 1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95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