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袁家守坟人匆匆忙忙赶来京城,诚惶诚恐地向袁世凯报告:袁世凯的曾祖父坟侧,夜间不时有红光出现,形同火炬,照耀方圆里许;祖坟旁边生长出一株紫藤树,形状像盘龙,长逾丈许。守坟人描述得有模有样,还将一块泥土斑驳的石块送上,石块上可有“天命攸归”四个大字,说是最近在袁氏祖茔中发现的。
  袁世凯最相信《顺天时报》的言论,加上各种神叨叨的暗示,更坚定了他要做皇帝的决心,于是袁世凯日夜忙碌着准备称帝。他首先向亲信透露:如果天下百姓一定要我做皇帝,我就做。袁世凯此言一出,那些随从们心领神会,立即组织“筹安会”06,宣扬君主立宪,策动请愿闹剧。于是乎,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请愿团纷纷出笼,上自王公遗老、政府官僚、各省将军、巡抚使。下至车夫游民,无所不包,样样俱全。北京的乞丐和八大胡同的妓女也被分别组织起来,成立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手持各色旗帜,大呼小叫奔向街头,齐集新华门外,跪呈劝进表,请求袁世凯抚顺民意,尽快登基。你说你这皇帝是乞丐请愿当上的,那不成丐帮帮主了?
  称帝之前,袁世凯宣布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召开代表大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体。为了保险,袁世凯让各省的代表从布满武装士兵的将军署大门走到投票厅,先听将军、巡抚使的代表痛诋共和、称颂君宪的演说,在杀气腾腾的监视人员监视下投票。各省国名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参政院秘书长拿出准备好的推戴书当众朗读,要求袁世凯“俯顺舆情,登大宝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经纶六合”。参政全体起立,一致通过。
  当天中午,袁世凯接到推戴书,一看,全票通过?立即发回,要求再选一次。大家看,皇上装孙子呢,再来一遍吧!下午5点,参政院再次开会,袁世凯的亲信提议说,既然全国上下一心,希望总统能够君临天下,众望所归,总统不愿意让民众失望,所以以总代表名义呈递第二次推戴书。秘书厅仅用15分钟就拟成2600多字的长文,参政院继续开会,大家对推戴书均无异议,于是当晚就呈递袁世凯。在这个推戴书里,称颂袁世凯有经武、匡国、开化、靖难、交乱、交邻六大“功烈”,请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似乎推辞不得,也发表了一番高论,大意是自己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皇帝了。演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配合!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中南海怀仁堂登基。他身着戎装,光着头顶,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实现了他的梦想。
  讨逆呼声起
  袁世凯倒行逆施,举国一片倒袁之声。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怒斥袁世凯。梁启超也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梁启超是一贯鼓吹君主立宪的,撰文反对袁世凯称帝,可见梁启超也看出来袁世凯当皇帝立宪不了。
  即便是袁世凯的长期追随者,也有人从故意拖延到公开反对。冯国璋、段祺瑞都是如此。段祺瑞是袁世凯北洋军中的元老,民国之后任陆军总长,但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隐退还家,直到袁世凯不再坚持帝制,段祺瑞才肯出山。
  云南是北洋军未驻防的省份。1915年,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通电讨袁。北洋军节节退败,一万多护国军兵分三路北伐,十多万北洋军观战,袁世凯的手下北洋三杰王士珍隐居,冯国璋南京待着,段祺瑞西山念佛,谁都不出来领兵。[图注3-46]
  袁世凯过着自己的皇帝日子,有一天,袁世凯的女儿让丫头给她买点五香酥蚕豆来吃,无意中发现包蚕豆的《顺天时报》与家里袁世凯每天必读的《顺天时报》论调大为不同,就急忙找来同日的《顺天时报》查对,结果发现内容根本不一样。于是她拿着那份真的《顺天时报》去给袁世凯看。袁世凯大吃一惊,然后找来大儿子袁克定,一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搞的。袁世凯气愤至极,用皮鞭子把袁克定打了一顿,骂他欺父误国。其实,在袁世凯称帝前夕,看坟人来报“祖坟夜有红光,生盘龙紫藤树”的消息,也是急于当太子的袁克定一手导演的。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下,气恼成疾,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一共当了83天皇帝,帝制就取消了。但他还想赖在总统的位置上。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指出“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时可图安。……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绝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尿毒症肾衰竭而亡。护国运动在形式上取得了成功,民国的国号保住了,但此后各路军阀混战,中国俨然回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6.夹缝中也有花开
  工业坐快车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1903至1918年期间,主要的长江轮船航线由四个航运公司大致均分:它们是太古轮船公司、怡和洋行的怡和轮船公司、日清汽船会社和中国官办的招商局。新英格兰的船长和苏格兰的轮机长,在英国和中国的船队中占统治地位。为了避免价格战争,这些大轮船公司常常在内部商谈航运的价格。总的来说,英国和日本的航运业控制着海外的和港口间的贸易,日本人在逐渐接近他们的对手(1910年海关记账和演算的总吨数中英国人占38%,日本人占21$,而1919年则分别占38%和29%)。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控制了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图注3-47]
  “在汉口,英、法、俄、德、日几国租借沿长江延伸了几英里,这些微型的欧洲城市被沿江大道连在一起,在道路和人行道之间有优美的林荫大道。每个下午,外国的社交界聚集在赛马俱乐部喝茶,然后是打网球或高尔夫球。汉口有18孔的高尔夫球场,是亚洲最好的一个。有阳台的俱乐部房——内设游泳池、游戏室、衣帽存放柜和一间大茶室——有一个著名的长酒吧间,在长江巡逻的外国炮舰的军官们常常光临此地。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特权。07”[图注3-48]
  在外国帝国主义和封建政权的强压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满是艰辛。现代采煤工业和将近一半的棉纺织工业操在外国人手中。[图注3-49]然而,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一战中的欧洲国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地质运动为中国民主资本主义提供市场。那会儿这么干是爱国,现在则是祸国殃民。抵制麦当劳,下岗的大妈大嫂、打工的贫困大学生,人家跟你拼了,那是给中国创造就业机会。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的两大思潮,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当时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家爱国,也能挣钱。电视剧《大染坊》里的主人公,开办染织厂,主要跟小日本竞争。他开染厂能挣钱,比土里刨食来钱,既抵制了小日本经济侵略又能挣钱,这事何乐而不为?所以爱国心与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大加快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2年到1919年,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始终就只有轻工业发展最快。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著名的实业家还有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张謇甲午科状元,授官翰林院编修08,你一进翰林院就等于这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了,翰林院为国家储才之地,像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进了翰林院几年就能升到个三四品,然后一二品就上去了。结果他干了一百多天,回家做买卖去了。这就是晚清最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中了状元不当官,自己做买卖,实业救国,而且他是晚清宪派的首领。
  死守土地结
  这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短暂春天”,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它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当然,民族企业中,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尽管如此,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虽然不是革命的直接参与者,但是革命的支持者,上海的商人就跟同盟会领袖建立的联系。在不同的城市,资产阶级的态度也会不同,有些地方,资产阶级比较活跃,有些地方资产阶级采取观望态势。
  袁世凯同孙中山公开的冲突爆发后,资产阶级需要考量自身利益。他们必须小心翼翼,不敢佛能放开表示亲近或是敌视。动荡的局面让资产阶级变得短视。中国资产阶级从产生起,其革命性与妥协性总是相伴相生。
  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不放弃土地或其他封建剥削。电视剧《橘子红了》那里头的老爷在城里面有买卖,乡下还有橘园一大片,如果把那个橘园给卖了的话,把钱投资在工业上不是更好吗?但是他认为土地最保险,最起码,地价肯定是不断地涨,不可能有跌的时候。工厂我万一经营不下去了,我就把工厂给卖了,绝对不会把地卖了。他就没想过战争一旦爆发了,地没法背着跑,工厂机械设备装船运走,到了大后方租几间房又能干起来,但是这地怎么办?小日本一来,这地就全没了,你不能把地挖出来背着走,所以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很要命。你看比尔·盖茨再有钱,不会说拿着去搞房地产去。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不起来,“以末置财,以本守之”,造成发展缺乏资金。



第四章 说不尽国共情仇(国共十年)


1.尽现些锦绣文章
  复古一把火
  列强是没什么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袁世凯印了日历送给各国使馆,那日历上写的中国帝国洪宪元年,人家都不要,人家就要民国五年的挂历。尤其是日本最反对袁世凯称帝,因为日本认为袁世凯一称帝中国就统一了,中国统一对于日本是不利的,他希望中国闹哄哄的才好。中国政治上混乱的局面,迫使先进知识分子加快脚步寻找新的出路。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为了抵制和对抗民主共和的理念,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1913年后,袁世凯接连发布《尊孔令》、《祭孔令》,并组织中华民国首次官祭孔子活动。袁世凯粗人一个,但也知道要把经过革命震动的旧秩序重新稳定下来,巩固独裁统治,单靠恐怖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使人们不再相信革命。他要与民主主义的学说对抗,赶走这只洪水猛兽,剔除社会动荡不安的思想根源,袁世凯处心积虑地要抑制时代潮流,他所使用的武器,便是经过他改良的孔孟之道。
  袁世凯推崇以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为立国的精神。还亲自跑到孔庙拜祭,据当时的记者报道,完全是就是带帝王尊孔祭天的翻版,袁世凯从始到终,三跪九叩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借此机会,不少遗老遗少替袁世凯复辟帝制唱赞歌。袁世凯自己也就理直气壮地“顺天”而为。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黎叔是湖北人,参与北洋水师对日的作战,曾多次去日本考察,后随张之洞回湖北,参与训练新军。当年黎元洪对革命万般仇恨,不断企图肃清附近的革命活动,杀害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陡转直下,黎元洪躲了起来,最终还是被革命党人找到。革命党人正在物色一个蜚声中外的领袖人物做统领,黎元洪刚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选。出于对革命成果的震惊和不合作就会被处决的胁迫,黎元洪担任了湖北总督。后来在南京政府中任职。黎元洪出任总统时,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要求中国参战。日、美两国都希望能够操纵中国参战而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日本极力拉拢段祺瑞,美国支持黎元洪,国务院同总统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府院之争。段祺瑞甚至通过张勋复辟帝制,以求达到自己掌权的目的。但是复古不过是一股逆流,挡不住革新的呼声,张勋复辟很快夭折,孙中山把国会合约看作共和国的真谛,举起了护法运动01的大旗。[图注4-50]
  烈火燃烧我
  中国自被西方列强打开大门,被动地经历着撞击带来的剧痛。海防时期,魏源开其端绪,徐继畲接受新知识之滥觞,提倡研究地理之学。洋务时期,学习西方的技术练兵为先,后期洋务论转而成为时务论。维新时期,革新从超痛转向民间普遍宣传,人人都感觉有改革之必要。但治其标不治其本。三民主义,集中国文化和世界思潮之大成,对科学主义迎头赶上,对民族主张心理建设。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介绍西方文艺\哲学\经济,了解西方文化,却对中国社会认识不清。[图注4-51]
  民族资本发展,工业化更进一步,先学人家的什么,技术。fei凡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一拿到中国来就变样,搞君主立宪各国都搞,我中国弄一个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结果大总统来个下一任总统由我指定,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图注4-52]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袁世凯复古思想相对立,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蔡元培先生任校长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维新变法后,慈禧太后没把它废除,1912年民国建立后,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老师都是前清的举人、进士或翰林,上课主要教学而优则仕,学生读书的目的是出来要做官。那时候的北京大学跟衙门差不多,北大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教授,精通九国语言的辜鸿铭先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辜先生是出身在南洋的华侨,在西洋上学,太太是日本人,多年担任张之洞的母料,毕生效忠清廷,一直到民国都没剪过辫子。他自己讲他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辜先生认为纳妾,缠足,这都是中国的国粹。他见到英国人就拿英语骂,见到法国人就拿法语骂,见到德国人就拿德文骂,北大一帮洋教授都被他骂得服服帖帖,成为北大一景。
  后来蔡元培先生来到北大任校长,蔡元培先生前清中过进士,进过翰林院,也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可谓学贯中西,论旧学进翰林院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论新学也不逊于人,更兼推翻满清是革命元老。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蔡先生就是教育总长,蔡先生到了北大担任校长,要改造北大,你讲什么都行,只要有人听,就有课堂。这样,北大的阵地被夺了回来,从前清遗老手里给夺回来,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基地。
  北大在蔡元培任校长前,开校务会多半讲英语,预料教务会更是全部讲英语,不懂英语的中国教授像聋子一样坐在角落,痛苦万分。蔡元培先生到北大后,教务会发言一律改为国文。外国教授反对,蔡元培争锋相对地回答:假如我在贵国大学教书,是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开会时你们就讲中文。从此,大会发言,一律说国语。蔡元培担任校长期间的北京大学,可谓“思想自由,兼容并蓄”。
  新文化运动提倡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新文化运动反对愚昧,与美食产生专制的唯一土壤,秦始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因为秦始皇懂得知识越多越反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孔子真可怜,一会儿被人捧起来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一会儿扔地上,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图注4-53]

Prev | Next
Pg.: 1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