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西域胡商与江西土人擅用方术,天下之宝,无所不识,然而这两者却有所不同,江西术人是在地窖子里开地眼;西域胡人则是在身上养血珠,所谓血珠,即是江底老鳖体内结出的肉瘤,大如丸球,不甚光泽,所以旧时也称此法为“鳖宝”。一般是用刀在自己胳膊上挖个口子,将鳖宝埋在肉里,待到伤口愈合,再遇找宝物便能有所感应。

此类掌故在各地流传已久,上岁数的人大多知道。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以讹传讹的虚妄之说,因为有些地方落后贫穷,外地来的商人勤恳务实,凡事精打细算,逐渐发了大财,而本地人却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思进取,看别人赚钱却又眼红,也想不明白自家的生意为什么不如外来户,怎么钱财都让外地人赚走了?便往往将责任归咎于是那些外来的憋宝客,说是这伙人施术摄去了秘宝,才使得山脉河流间灵气枯竭,害掉了此地风水。

在大漠戈壁中也流传着类似的说法。说是以前的罗布荒漠,到处都是森林湖泊,遍地牛羊,水草丰美,湖中所产的大红鱼捕捞不尽,古道间驼铃悠悠,来自长安、贵霜、安息、大宛的使臣和商旅络绎不绝,人们使用来自汉朝和中亚各国的钱币交易“丝绸、香料、铜镜、琉璃”。

直到鄯善王发下大愿。要筑造一座“扞泥城”,怎知那城墙盖一段就倒塌一段。此时有波斯胡人经过,声称这城下有“羌羯”,必穴地得之,方可筑城。

在得到鄯善王的允许后,波斯胡贾勘察方位,挖开一个很深的地洞,但那里边并没有什么“羌羯”,只有大陶罐里装着一枚朽烂的钉子。长不过寸许,洗净后半青半赤,呈显玉质。

此后再筑“扞泥城”,便一切正常,不再倒塌崩坏了,可国中却开始地陷水枯,风灾沙暴频生。这才知道西域胡贾从地下挖出的玉钉是“宝骨”,波斯拜火王曾经许下然诺。谁得着它就拜谁为国相,鄯善王失其重宝,后悔莫及,然而为时已晚。随着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扞泥、楼兰等曾经繁华显赫的古代城池,也终于被神秘废弃在大漠深处,漫化为一片死寂的茫茫沙海,人迹断绝,空留城郭巍然。

因此至今仍有一种偏颇观念,西域胡商的憋宝之术都是邪法,专能惑人心智。倘若施术者在体内养血珠时贪心太过。最终会反噬自身,变成活鬼般的行尸。

刘江河自幼跟随驼队在大漠中行走。听这种事情听得多了,他虽也知道这种腐旧思想,都是早该摒弃的糟粕,但是看到司马灰居然将这古籍带在身边,还要依法施为,才忍不住出言相劝。

司马灰对这些事早有耳闻,心下根本不以为然,正如宋地球所言:“看问题要看本质,而不要纠缠于表象。”何况赵老憋是用江西土法开的地眼,又不是来自西域的胡人,毕竟这类民间传说中的憋宝方术里,尽是些稀奇古怪的方法,一般人连想也想不出来,才会传得神秘莫测。他认定赵老憋留下的古籍插图中,一定存在某种暗示,这四幅插画,很可能是四种憋宝的法子。

司马灰当年在黑屋埋葬过赵老憋之后,时常回想那两句暗语的隐意,如今看到憋宝古籍中描绘的插图,便记起曾听文武先生说过一个典故,说不定与“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之语有关。

相传在昆仑深山绝壑中藏有玉膏玉髓,但是那些深涧幽谷,异常陡峭险峻,而且谷底云雾弥漫,含有致命的瘴气,什么人也爬不下去,便有人想出个取宝的法子,先将牛马骡子一类的大兽带到山顶,再活生生推落深涧。

牛马之属的躯体,最是沉重不过,从那几千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体摔下,自然会摔是得血肉模糊,腐烂后散发出的恶臭,从而引来大骛之类的猛禽,此类猛禽体形硕大,能够凌空攫起牛羊,它们可以直接飞入深涧,撕扯兽肉和内脏,然后腾空拔其,要将腐尸衔回巢穴,此时伏在山顶的取宝者会敲打响器,惊得大骛抛下腐肉。

牛羊摔死在深涧中的时候,尸体的血肉里会黏满玉膏,取宝者撵走大骛之后,就可寻获随着腐肉黏出山外的玉髓玉膏,或多或少,就看当时的运气了,这也是一门掘藏方术,常人不明就理,绝难以想象其中的神妙之处。

那些死掉的法国探险家,背包里装着许多楼兰珍宝,诸如黄金匕首和玉石面具上,都有大片黑斑,似乎是尸血凝结而成。

此时推测,应当是法国人勾结憋宝者,利用这古老的法门,才从地槽里取得珍宝。不过未必是使用牛羊一类的大兽,就算将死人抛落深渊,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司马灰说这憋宝古籍中描绘的第一页插图,可能是想借昆仑山掘藏的典故,暗示地槽中隐匿着巨大的危险,如果图中绘着死尸而不是牛,就过于晦涩难解了。可地底下应该不会有大骛一类的猛禽存在,法国探险队虽然憋宝得手,却仍然全部死在了返回的路线上,看来这图中的提示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胜香邻点头道:“这条地槽呈南北走势。绝壁山窗下的坑洞,是南端的起始点,也是安葬古楼兰先王的黑门,从古以来,就没有任何人进入过它的纵深区域,咱们下到地槽底部,确实非常冒险,稍有大意就会发生不测,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这时罗大舌头在山窗下找到了一条陡峭的岩裂,倾斜着从侧面通向地底,可必须将宋地球绑在担架上才能抬得下去。

司马灰看这绝壁险峻,担架根本周转不开,就让众人扔掉一个背囊,轮流背着宋地球,并把穆营长留下的“五四式”交给胜香邻防身,又将自己的撞针步枪子弹上膛,裹了几根火把装在背包里。

胜香邻这才觉得司马灰在屯垦农场时,坚持要给全部人员配发武器,确是考虑周全。她将枪套斜背在身上,打开了探测空气质量的“电石灯”,一看通讯班长刘江河显得很是紧张,脸色都变青了,就问:“刘班长,你不要紧吧?”

刘江河虽然熟悉荒漠的地形和气候,却从没经历过真枪实弹的考验,无线连也不是作战部队,又没钻过山洞,置身黑暗之中的感觉极度压抑恐慌,没有经验的人难免产生畏惧情绪,但他是个非常要强的人,不想在其余几人面前显得胆怯,就硬着头皮答道:“没事,我听穆营长说,咱们执行这次任务,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战略部署之一,我有决心……”

罗大舌头背着宋地球,催促道:“我说你们还走不走了?他奶奶的我算是看出来了,把我罗大舌头累死,可能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战略部署之一。”

司马灰听了此言,忽然想到这“地球望远镜”,是五十年代由苏联人实施的计划,可他们在地底发现的秘密,似乎至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今探险队舍生忘死地前往罗布泊极渊,在死了那么多人之后,即使取得了苏联人留下的数据和岩心样本,恐怕也永远回不去了,这次行动又能有多大意义?莫非就如评书结尾里所讲,“从此之后,国家安定,文忠武勇,天下太平”?想必到不了那种程度。不过转念一想,那绿色坟墓的首脑行事鬼祟,为了破解黄金蜘蛛城中的古代符号,居然能想出用特殊器材接收“幽灵电波”的诡异计划,这类妖邪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底限,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倘不设法查明真相,后患必将无穷无尽,要是果真如宋地球所言,地底极渊中存在着绿色坟墓的秘密,那即使有去无回,我豁出去了性命不要,也必须下去走上一趟。

因此司马灰并没有考虑什么退路,也深知通讯班长刘江河虽然缺少作战经验,却不可能再将他打发回去了,如今只能竭尽所能,尽量多照顾他一些,当下跟着众人攀下陡峭的岩隙,地槽中存在着厚重的黑雾,都是水气凝聚而成,像云层似的萦绕在半空,行到距离地表大约五六千米的深度,气压表就失去了作用。

可也作怪,没人感受得到强烈的地压,氧气含量也未减弱,呼吸心跳一律正常,众人俩眼一抹黑,判断不出具体原因,只能推测是和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

探险队最终下到峭壁底层,落脚处是个钙化物沉淀堆积出的平台,范围难以探测,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潮湿阴冷,遍地堆满了金银器物和累累枯骨,大部分是古楼兰先王安归摩拿的陪葬品,也有后世国主敬献的珍稀之物,最显眼的是一株大树,通体以珊瑚车磲嵌着珍珠宝石制成,用电石灯一照就显出流光溢彩,夺人眼目。

司马灰识货,知道这是汉武帝茂陵中的“烽火树”,高有三丈,曾是汉宫里的镇宫之宝,东汉年间因乱流入西域,想不到会在“黑门”中得以亲见,又看烽火树下羊脂玉台上停放这一尊巨椁,椁身羊首蛇躯,形状近似龙舟,先王“安归摩拿”的尸骨大概就盛敛在其中。

众人眼下急着寻找水源,也无暇多顾,只好贴着峭壁向前摸索,逐渐发现这下边是片地台,也就是地槽中凸起的台地,环着地台都是奇形怪状的硅化木,更深处则是积水,就仿佛是个天然形成的地下蓄水池,水中存在浮游生物,看起来是暗流涌动的活水。

罗大舌头见着地底有水,就将昏昏沉沉的宋地球放下,想要拎着水壶上前取水。

司马灰将他一把拽住:“不太对头,这古楼兰黑门遗址洞开,除了位置极深,也不见什么有效的防备措施,土贼们为什么不敢下来?憋宝古书中暗示的危险又在哪呢?”

罗大舌头道:“我早就告诉过你们多少回了,那伙土贼要是真知道有什么危险,也不至于全伙送命,用不着相信那些鬼话。”说完就打开矿灯,俯身取水,可刚一伸手就像触电似的急忙缩了回来,仰面坐倒在地:“见鬼了!”

司马灰奇道:“你他娘的又有哪根筋搭错了,怎么一惊一乍的?我看这地底下可能蛰伏着不明生物,你给我小点声,不许暴露目标。”

罗大舌头抬起自己的手掌:“你们快瞧瞧,这他妈还是我的手吗?怎么跟死人似的?”

第三卷 黑暗物质 第三话 地压

罗大舌头到地槽中取水时,看到自己手背上的血管筋络,全部向外凸起,而且内部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淤青,显得皮肤格外苍白。他知道其中厉害,忙把到电石灯下,让司马灰等人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西国以珠为贵,或许古楼兰先王的配葬品中,陈列着许多夜光宝珠,能够照如明月,但在阴晦的环境中历时两千余年,如今也早都变成漆黑的碳状物了,因此这地槽处在绝对黑暗之中,内部没有任何光线存在。

探险队置于其中,就如跌进了无边的浓墨,面对面站着都看不见对方的五官轮廓,要不是罗大舌头将矿灯照在自己手上,也不会发现身体产生了异变,此刻众人凑在电石灯下,才察觉到并非是他一个人的身上存在这种反常迹象,其余几人的情况也完全相同,似乎有种黑暗物质,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侵入到了人体内部。

胜香邻感到十分诧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罗大舌头说:“我虽然不懂科学,但多少还具备一些古老的常识,咱这回可真完了,1973年缅甸莱朗闹传染病,好像叫什么黑鼠疫,死亡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点八,整村整寨的死人,我亲眼瞧见过那些人临死前的样子,就跟咱们现在的症状是一模一样,从发病到死亡用不了一天,什么时候口吐白沫鼻流黑血就要一命呜呼了。”

通讯班长刘江河惊道:“咱们大概是被地谷中的沙鼠传染了。那些土贼都是这么死的!”

司马灰起疑道:“罗寨主,请你用你那些古老的常识分析一下,既然咱们感染了鼠类传播的高死亡率疫情,又都到晚期了,可为什么没有出现冷热发抖的普遍症状?”

罗大舌头解释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说:“这世界上最好的死法,就是事先没有经过考虑的死亡,也就是死得越突然越好。如今大伙死到临头了。你还非逼着我深入考虑这种问题,简直太不讲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了。”

胜香邻听出司马灰言外之意,就问:“你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司马灰说古楼兰先主安归摩拿的棺椁,设置在地槽底部的台地上,没有夯土墙和地宫,上下左右无遮无拦,这在葬法中称为“绝地通天”。咱们穿过地谷之后,延着峭壁间的皱褶断裂带,就可以一直下到“黑门”内部。我看这尊羊首蛇身的船形棺椁附近枯骨累累,可能都是些殉葬者,也可能是抬棺献宝的奴隶,下来之后就再没回去,这些人不逃不散,枯坐在原地等死,显得很不合理。除非地槽中有什么无影无形的东西,将活人束缚于此。而憋宝古书中的插图,也借利用腐尸取玉髓的掘藏方术,暗示着不能下到地槽深处。

胜香邻问司马灰,山窗上探出峭壁的平台狭窄陡峭,纵有猛禽飞下攫取腐尸,受到惊吓后也未必能将尸体抛在山窗附近,何况那伙法国人及“赵老憋”虽然没有进入地槽,却还是死在了外边,这件怪事又怎么解释?

司马灰说图中涉及的内容只是一个隐喻,法国人完全可以重金雇佣一些不知死活的土贼下来摸宝,毕竟这世上就是人命最不值钱。可地谷中从来没有一个人活着出去,即使停留在山窗以外安全区域的人,也全都莫名其妙地倒毙在了路上,这个现象足以说明“黑门”里存在某种谜咒。这里只能进而不能出。任何违反这一规律的人都会暴亡。

刘江河听不懂司马灰言下之意,要是这地谷中存在楼兰古尸留下的诅咒,使外来者在踏入地谷的一瞬间就注定有来无回,咱们还不里外都是个死?与感染上“黑鼠病”身亡又有什么区别?现在说这件事还有意义吗?

司马灰说当然有区别,“黑鼠病”是灭绝性的疫情,感染传播迅速,死亡率奇高,要是真得上谁也救不了,但我认为咱们并不是被病菌感染了。古楼兰人肯定是发现了“黑门”中,存在着神秘的非正常死亡现象,才会将先王棺椁安放在地槽内部,这招确实够绝的,比任何防盗措施都要阴狠,而且极具效率。不过古人有言:“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留有一线生机,只要掌握死亡的特征和规律,一定能找到破解谜咒的办法,但愿为时不晚。

胜香邻也是心思转得极快:“死亡的规律和特征都很明显,那些土贼是在返回的路上突然死亡,没有任何外伤,尸骸间也没有中毒或病变的迹象,这些情况不足以说明任何事,或许要和黑门中特殊的地理形势结合分析……”

这句话尚未说完,忽听黑暗里一阵响动,矿灯晃动中,有个人走了过来。

司马灰立刻警觉地端起了撞针步枪,胜香邻按住他的手臂道:“别开枪,好像是钻探分队的人。”

此时来人已进入了“电石灯”的照明范围,是个戴黑框近视眼镜的中年男子,四十岁不到,戴着近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又有几分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菜色,看衣服和背包都属克拉玛依钻探分队。

司马灰看明来人,心中更是警惕:“克钻六队全在地谷中被气态衰变物质烧死了,要不是我们腿底下利索逃出性命,也险些被流沙活埋在那里,这一定是有敌人在暗中加害,妄图破坏针对罗布泊望远镜的探测行动,此人来得古怪,不可不防。”这要是在缅甸丛林,他早就毫不犹豫地开枪了,可现在没有真凭实据,还不能轻易就下死手,否则在宋地球那也交代不了。

那个钻探分队的知识分子,像是个技术人员模样,他看司马灰等人头戴“Pith Helmet”,手中端着老式撞针步枪,装束非常特别,不免有些惊奇,一时怔住了,不知该当如何是好。

胜香邻也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她见那人神色诧异。就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又问:“你是不是克拉玛依钻探分队的人?又怎么会到了这里?”

那人闻言显得有些激动,止不住涕泪齐下,他问明这队人以司马灰为首,立刻上前紧紧握住司马灰的手:“司马首长,我可把你们给盼来了……”

罗大舌头愤愤不平地道:“司马灰这小子满肚子坏水,他什么时候成首长了?”

司马灰抱着步枪,寸步不离宋地球左右,他握了握那人的手,说道:“你也别忙着套近乎,克钻六队死的不明不白,我们也受到过袭击,说不定这地谷中潜伏着敌特,本首长眼里不揉沙子,得先确认你的身份才行。”

那人连声称是:“司马首长,您真不愧是老干部老领导,就是有经验有水平,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没有了您的正确指导,实在不知道要犯多少错误……”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说出经过,他自称姓田,名叫田克强,从文革前开始前在克拉玛依地区工作。

Prev | Next
Pg.: 1 ...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13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