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一支手电筒是由小赵拿着的,但是在进入房间之前,小赵为了省电,并没有打开手电筒。刚跳进屋里,他就觉得脚下黏黏的,很是不舒服,空气中还有浓重的血腥味儿,更是令他心惊胆战。当他打开手电的一瞬间,小赵惊呆了,天哪,血,地上全是血!小赵打着哆嗦,摸到了墙壁上的电灯开关,灯亮了只看到,不大的四平方米的空间里,地上全是暗红色的血液,而之所以脚下黏黏的,是因为血液已经没到了他的脚踝。老李也被吓得够呛,但他还是低声说了一句:“这是人血。”门被打开了,派出所的同志看到现场后,就回所里向上级汇报,只留下了刑警队的几个同志继续勘察现场。小赵、老李还有其他几个同志把这两层楼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仔细搜索了一遍,却没有发现任何人的尸体,那么地上的血究竟是谁的呢?
  几天后,法医的鉴定结果出来了,这一屋子的血至少是六个人的,而家里包括男女主人和他们的孩子在内也就四口人,死的人究竟是谁?还有,一直令小赵耿耿于怀的是,那晚他接到的打电话报警的声音究竟是谁的?案件愈发扑朔迷离,直到一个月后小赵再一次重访林家宅37号,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白天,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的电话说几个小孩看到林家宅37号院门和大门都敞开着。叶家男主人叶先国自从案子发生,已经失踪了一个多月了,而据邻居所说,叶家女主人和两个孩子几年前就不见踪影了,有谁去过犯罪现场了?小赵和老李以及刑警队的另一个同志带着困惑来到了林家老宅。此刻正是黄昏时分。太阳摇摇欲坠,而林家宅即使被镀上了一道金色的光辉,仍然显得极其阴冷。这次小赵是从大门口走进去的,地上的血早已凝结成了黑色,好像是给地板铺上了一层诡异的黑地毯。小赵、老李还有跟在最后的一个刑警小张刚走进门,就觉得一阵又一阵的风好像从四面八方吹了进来,使他们的手臂上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鸡皮疙瘩,门在他们的身后悄悄地关上了。这时,小赵好像听到二楼传来了几个小孩嬉闹的声音,他们急急忙忙跑上楼去,却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盏白得刺眼的吊灯却打开着。“等等,上次我们来根本就没有这盏灯的!”这时,老李摇了摇小赵的手臂,惊恐地指着吊灯下红木的餐桌,说:“你看!”小赵也向餐桌看去,长长的桌面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个白衣人,虽然看不见这人的脸,一只同样惨白的手从餐桌上垂了下来,一滴滴鲜红的血液从这只手臂上滴落下来,一滴、两滴、三滴,越来越多。
  “哇——有鬼!”走在最后的刑警突然叫了起来。小李向那位刑警所站的门口楼梯处看去,看到一团黑色的影子突然将那名刑警扑到,并拖下了楼梯。小赵吓得腿都软了,但他还是和老李迅速转身去追这黑影。跑到楼梯口,那名刑警不知道是不是被拖下去了,但小李突然又听到了几个小孩子的嬉闹声,还有一段像从老式留声机中放出来的音乐从他的背后传来。他再不敢回头去看了,只是慌乱地往楼下赶去,至于究竟是为了救同事还是逃命,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门口守着的几个同志可能是听到了他们的动静,纷纷破门而入,却发现屋子里只有小赵和老李两个人,大家都被吓得直打哆嗦。到了二楼,也没有看到后来二人所说的吊灯和红木桌子,更别说尸体了。但确确实实,三个人进去了,如今只有两个人出来,门口还有窗户都被把守得严严实实,所以失踪的刑警究竟去了哪里,成了一个永远的谜题。
  小赵和老李都住进了医院,刑侦专家一批接一批地去了林家37号勘察,却什么也没有发现。林家宅37号,仿佛只是上海最普通的一栋居民房,是那么的平静和安详。一直到了1958年的一个冬天,在群众的举报下,一个姓许的皮匠被抓获,他就是所谓的反动封建道门组织一贯道的成员。据说,这个一贯道类似于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有不少会奇术的人。而许皮匠交代的一贯道上海成员的名单中就有曾居住于林家老宅的叶先国。但是令人大吃一惊的是,许皮匠记忆中的叶先国,在民国十三年就已经有30岁上下,而警方查到的叶先国出生在1933年,邻居记忆中的叶先国,也绝没有那么老,但“两个”叶先国的脸上都有一颗痣,所以根本不存在错认的情况。后来,警察还调查到叶先国的父亲竟然也叫叶先国,而这个老叶先国根本就没有死亡记录!正当警察还在调查的过程中,许皮匠在看守所的一个月后的一天,他在无病的情况下暴毙于自己的房间。同屋的三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许皮匠死前的那个晚上,一直在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有时候的语气还好像在苦苦哀求着谁,第二天一大早,同屋的人就发现许皮匠还面对着墙壁坐着,脸色如常,只是已经断了气。有一名犯人提到,他们曾经在许皮匠面对着的那面墙上发现了奇怪的红色的符号,但是没一会儿就消失了,关于林家宅37号的线索也就此断掉了。
  再后来,林家宅37号附近开始兴建工人新村,一群工人在对林家宅进行拆迁时于地底掘出一口大缸,大缸中赫然就是一成年女子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尸体,经法医辨认和鉴定,这三具尸体正是叶先国的妻子和孩子的尸体,而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尸体竟然毫无腐败迹象,根本不像被埋了两年多。而盛放尸体的大缸的正上方,就是林家宅的客厅!时隔两年,林家宅37号的案件被定性为重大刑事案件,叶先国也以杀妻灭门罪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通缉,并且最终在江西龙虎山一个破败的道观之中被擒获。后来的事情,据说,叶先国已被枪毙,但还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叶先国根本就没有死去。在一次叶先国被刑警拘押着去指证现场——林家宅37号的过程中,叶先国在众人的眼皮下失踪了。还有人说,叶先国就藏在林家宅37号,一直没有离去!


  死而复生
  1994年,在四川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个奇特的梦让一家人决定不把死去的亲人立刻下葬,而是在自家堂屋停“尸”三天。死而复生,活着的人究竟还是不是“活”的人?究竟是什么奇特的梦境,预言了神奇的复生?
  常言道:“人死不能复生。”这本来是正常的天理,人死复生这种事情也只能发生在虚构的各种志怪小说中。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现实中居然有人真的能死而复生。现在,我要讲述的这件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1994年。
  1994年,在四川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有一位55岁的老人去给在外面工作的家人送饭。然而,在去的路上,他看见一棵梨树,上面结满了大大的梨子。老人不顾自己的年迈身体,就爬到树上摘梨,结果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老人不慎从树上摔了下来,并且是头部朝下。老人的头部撞在了地上的石头上,当时就流血不止,被家人送往医院时就已经宣布抢救无效。医生通知其家人为老人准备后事,奇怪的是他的家人却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直接就把人抬到家里,放在床上。村里的人感到奇怪,便问他们为何不准备后事,然而老人父母的回答却让人大吃一惊。他们坚持说自己的儿子会活过来,他还没死。家人就心存着这样的念头等了一天又一天,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一天比一天失望……但是他们还是坚持着没有准备后事,终于等到了第七天,他们的儿子终于复活了!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议论和调查,新闻媒体竞相采访。最后,两位老人透露:“在我儿子死的前一天,我梦见他小时候爬树摘梨,奇怪的是那棵树就长在悬崖边。当时我就吓得心惊胆战,突然他从树上跌落,我吓得差点从梦里醒来。可是当我注意看时却发现,在我儿子跌落的过程中好像有什么不知名的东西托着他,他下落得很慢,几乎是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当时我就想一定会发生什么,醒来时,我把自己的梦和老伴一说才发现,原来她和我做了同样的梦。于是,我在儿子出门前特意提醒他直接送饭不要在路上逗留,他听了我的话说我是被梦吓到了,搞封建迷信。结果,他还是出事了,哎……医生通知我们准备后事时,我还是不敢相信。后来,我想既然做了这个梦就一定有深意,所以我坚持不帮他准备后事,我想他应该会活过来,我想试一试,毕竟在梦里看他就可以转危为安。结果你看,他真的活过来了!我想这应该是祖宗保佑,上天怜悯!”
  而后当人们询问那位“死而复生”的人时,询问在“死”的时间他都在干什么?有意识没有?他回答道,在自己躺在床上的期间,他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梦,而梦境里只有一棵梨树反复地出现。梨树周围笼罩着一层层白烟,他也被围绕在其间。有时候,他也想走出去,因为总觉得从白烟外传来的母亲的呼唤,就像儿时唤自己回家吃饭一样。可是,他走啊走啊,不管他走到什么地方白烟和梨树好像总是跟着他一样。终于,不知道过了多久,白烟渐渐消退,他睁开眼就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而后就是闻讯而来的亲人。
  但是,据法医鉴定说,这个人根本不可能会复活,因为其尸体已经腐烂。而且,据我们所了解,人死后几个小时身上便会出现尸斑。到了死后的24—72小时,由于身体存在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死后3—5天,身体开始浮肿,并且逐步腐烂。试问,一个从里到外都腐烂的人又如何死而复生!然而,不管我们有多不相信,不管事件有多离奇,这个人确实是在宣布死亡的第7天复活了。一般来说,人死是不能复生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临床死亡后经抢救又活过来了,这种现象叫“濒死现象”或“濒死体验”、“濒死经历”,可是这段时间再长也不会超过24小时。
  在古时候,人们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经常会有假死现象的发生。为了杜绝这样的悲剧,人们便养成了停尸七日不下葬的传统。虽然到了现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这项古老的风俗仍然遗留至今,在不少偏远山村依然可见。甚至一些老人也说过,在人死后,灵魂会在尸体旁停留7日,如果天时地利人和,死而复生也并非什么难事。只是,这种天时地利人和到底指的是什么,却没有人知晓。
  所以,这一切究竟是正常的医学濒死现象还是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人所不知的神秘力量,这一切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更何况,在儿子出事之前老人竟然不约而同地做了同样一个梦,这到底又暗示着什么?究竟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真如老人所言,是上天的怜悯?有的时候,在我们的梦里会梦到一些奇怪的事,突然在以后的一天,我们惊讶地发现现实中发生的种种不就是我曾经的梦吗?难道梦境真有不可言说的预知功能?我想,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证明。人死复生确实是违背了自然纲领,只是我们无法解开其中的奥秘。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这些可能未知力量心存敬畏!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终有一天人类能揭开覆盖在此类事件上的神秘面纱!



第二章 中国现代灵异事件寻源篇


  简介
  南大疑云重重的刁爱青碎尸案至今结论未定;神秘诡异、死不瞑目的红衣男孩遭遇了什么恐怖案件,令人震惊不已;哈尔滨恐怖的猫脸老太究竟缘何而起,又做了些什么毛骨悚然的血案;京九铁路广告中多出来的那个失踪孩子是灵异还是悬疑……过去30年,中国现代灵异事件,那些冤死的灵魂和没有破解的谜题……


  菜市口刑场的诡异传说
  说起菜市口,想必北京四九城的居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菜市口,菜市口,听着名字貌似是个开集市卖菜的地方,但事实上除了进行这个交易外,这里还曾经是无数刀下之鬼人头落地的地方。他曾经是清朝有名的刑场执行点,戏词里动不动就说将谁推出午门斩首,发配地点就在菜市口这个地方。由此可见,这个从名字上看似是在进行卖菜的生意地方,其实菜市口不是仅仅卖菜那么简单了。
  如今的菜市口,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的商业景象,每天我们都会看到这里的人们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来来往往。往昔的一切似乎早已经被当下的现代与时尚慢慢地冲刷着曾经的印记。假如我们可以有兴趣深入地了解一下,或是问问身边的老人,就会知道原来菜市口除了我们意识中的繁华闹市之外,在曾经的历史里还扮演者一个相当有特点的角色,那就是北京范围内执行死刑的刑场。
  想必大家从电视连续剧里都见识过这样的场景,当清朝皇帝一声大怒以后,一拍龙案:“谁谁犯了大清律例,罪不可赦,即可推出午门斩首。”于是乎身边的侍卫一拥而上,将罪犯拖了出去。那么这些罪犯被推出午门后,就到哪里去了呢?要说午门这个地方,距离故宫还是很近的,皇帝不可能让罪犯的血染了自己的家,所以最终将他们人头落地的地点,选在了菜市口这个极为特殊的地方。
  要说菜市口,曾经的确就是个卖菜的地方。早在1000多年前的辽代这里还是安东门外的郊野地带,到了金代菜市口成为了施仁门里的一条丁字街,而到了明朝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了是京城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当时沿街卖菜的菜摊菜店非常多,北京四九城内的老百姓几乎都要到这里来买菜,因此大家便把这个地方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作菜市街,直到清朝接了明朝的班,才将这条街市正式改为菜市口,而在这次更改以后,时至今日,这条街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日,再也没有被替换过。
  尽管菜市口是卖菜的,通过这个名字一听就都知道,但真的让这个地方名声大振的,还真不是因为它是销售蔬菜的集中交易市场。因为自打清朝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了北京城内,最有名的刑场,而在这里也真的有不少当时名人因为触犯了上面的当权者而在这里被处决。要说以前,明朝的时候,刑场并没有定在菜市口,但一到了清朝,清政府便将这个卖菜的地方,变更成了杀人的地方。他们将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听说当年的刑场就设于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侧十字路口附近的地段,这里也是原来宣武区菜市口百货商场的旧址所在地,每到冬至前夕,清朝就把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统一进行处决。在天亮前,他们会把死刑犯推入囚车,由卫兵带着将车经宣武门了,走宣外大街最终拉到菜市口刑场,他们会让囚犯由东往西排好,然后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也依次排列妥当,到了指定的时辰,他们挥动鬼头刀让死囚人头落地,并将其头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
  既然是刑场,我们不难推算,这里必然是死了不少人,且曾经是血流成河。一个看似是卖菜的地方,很难让人想象在这里曾经上演过多少起血腥的场景。距历史记载,当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篡夺政权,第一次在朝中实行垂帘听政时,曾经领受咸丰皇帝遗诏的八位赞襄政务大臣中的标志性人物肃顺,就是在这里一命归西的。而当有名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将谭嗣同、刘光第等志士同仁杀害于此,后人便尊称这六位英雄为“戊戌六君子”。据马芷庠编写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每逢秋后朝审,清朝在处决众多犯人的时候,会将其由东向西排列,并让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而且手里面的刀还特别有讲究,所用鬼头刀是五柄、凌迟分尸刀是十柄,这些物件现在还在历史博物馆里存放着。旧时,犯人被押出宣武门(顺承门)后,过断头(魂)桥,经迷市,再送往菜市口法场,老话说走了这一遭后,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了。当犯人被处决以后,尸体会被人运走,但其血迹便会被黄土垫盖上。慢慢的,这个昔日之卖菜不杀人的地界,慢慢就成为了老百姓眼中刑场的代名词。直到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菜市口刑场的功用才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经营,现如今的宣外大街已经成为了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尽管如此,在很多老人眼中,菜市口这个地方肯定是有很多冤魂的。还有些老人说,一到晚上,当年临街的店铺住家都会死守大门,不愿出去。到了深更午夜,菜市口的街上就没有什么人烟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担心那些冤魂不散,给自家人找麻烦。
  传说,早先在菜市口有这么一家裁缝铺子,由于手艺好,生意买卖一直兴隆。

Prev | Next
Pg.: 1 2 3 4 5 6 7 8 9 ... 23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