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缝"随时来
  有的药贩子在药房内租赁柜台散发医药宣传品,如"滋阴壮阳、早泄不举"等,同时雇人半夜三更到居民楼,把宣传纸张插在门把手上或从门缝底下塞进屋里,引诱消费者购买。
  "挂羊头卖狗肉"
  个别不法医疗单位公开打出"专家门诊"的旗号,而所谓"专家"有的不过是医院里的普通医生,还有的甚至是没有任何资质的"南郭先生",不要说疑难杂症,就是一般病症也很难得到科学的诊治。
  "义诊检测"为幌
  个别药品、医疗用品和保健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一个惯用伎俩,就是在街道、居民社区挂上某某学会、某某老年协会或某某医疗单位举行义诊的横幅,组织一些穿着白大褂、带着假证件的工作人员,以免费给消费者检测身体的名义,通过夸大、捏造病情误导消费者购买所谓能对症治疗的保健品或药品。其实质是打着义诊科学检测的幌子骗销相关产品。
  "免费系列"诱人
  个别药品推销企业在社区以组织老年人免费参加各种讲座、联谊、旅游等名义,赠送一些小礼品并施以小惠,夸大其作用进行误导,然后再采取专人包干,用"轮番轰炸"纠缠不休的手段诱骗、逼迫参加者高价购买其推销的产品。
  工商部门表示,以上五种虚假医疗广告确实坑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在这些案例中,有的是无照经营、非法行医;有的医术一般、滥竽充数;还有的则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提高识别能力,同时对不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骗术更新时间:2011-8-3

www.163164.com
第221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四星宾馆"招服务员的骗局
  【案例导读】
  记者与应聘者"接触",应聘男子自曝行业内幕......
  【案例正文】
  本网讯 10月15日,读者王先生打进城市晚报热线称,他在某报上看到一则长春某四星级宾馆招聘高级服务员的广告。他想替朋友找个工作,于是就打了电话,一问才知该广告实际是招收性服务员的,并提供了广告上的联系电话。记者接到反映后,对此进行了暗访,已初步察觉到这是一个骗局。
  记者与招聘者对话 三个疑点暴露招性服务员本质
  疑点一:高级服务员为何提供性服务
  记者打通了招聘广告上留的手机号,记者问:"你好"。
  电话那端传来小心翼翼、警惕的男声:"谁呀?"
  记者:"是你们那儿招聘酒店服务员吗?"男子:"不是服务员,是公关,也就是高级服务员,为白领绅士提供性服务。你能做吗?"记者:"得看看是几星级宾馆?客源怎样?"男子:"四星级。"
  记者:"是哪家?"
  男子(迟疑了一会):"×××酒店。客源当然好了,来这儿的客人开个房最低都得500元,客人层次都比较高。"
  记者:"管理乱不乱?签合同吗?"男子:"你们来了都由我管,不用签合同,我以员工利益为重,没有你们我也挣不着钱。我从来不撵服务员,当然不会来事儿的不要。"
  记者:"现在那儿姐妹有多少人?"男子(迟疑了一下):"有十来个人吧。"
  疑点二:服务员"办一次事"500元
  记者:"工资怎么算?"
  男子:"一次500元,个人得300元。小费等到见面后详谈。"
  记者:"是按小时计费吗?"
  男子:"咱们这儿不像桑那房按小时收费,咱这'一次'就是客人办完那事就完事。"
  记者:"要是客人不想完事,该怎么计费?"
  男子:"咱这儿的客人都是有层次的,一般的人家自己就给加钱了。要遇到不主动加的,那就得你自己会来点事儿了。"
  疑点三:未成年人也招 不用体检
  记者:"招聘条件有什么要求?"男子:"身高1.55米以上,得有点腰条,长像说得过去就行。你先过来吧,我跟你面谈。"记者:"我还有一个朋友也想来,她不到18岁,行吗?"
  男子:"行。"
  记者:"用体检吗?"
  男子:"来了,我看一眼就行。"
  记者:"怎么能见到你?"
  男子:"到×××酒店一楼,再打电话。"
  记者:"你姓什么?"
  男子:"姓张。"
  记者与应聘者"接触" 应聘男子自曝行业内幕
  记者去应聘没有见到面试人
  当日13时30分许,记者来到×××酒店,在酒店的大厅,记者问前台服务员:"来应聘的,找一位姓张的先生。"前台服务员告诉记者,到地下2楼人事部。
  在地下2楼,记者看到一个房间的门口有几个人,像是应聘的。记者走过去,从房间里走出来一个穿职业装的女人,她对记者说:"是来应聘的吧?"把记者叫进了屋。
  这是一间布置较简陋的工作间,光线昏暗,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给人感觉与四星级酒店的"身份"似乎不太相衬。那位穿职业装的女人自称是人事部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酒店招聘服务员,记者问是不是招高级服务员?她说不是招高级服务员,所谓的"高级服务员"是骗人的说法,并称该酒店很正规,不招那种"服务员",是招普通服务员,在餐饮部工作,目前酒店只缺这类服务人员。她还说,她们这里根本没有姓张的工作人员。
  记者于是向工作人员简要询问了有关招聘酒店服务员的事项,并在报名表上面填写了相关的个人情况,当时工作人员特意询问了记者的身高和年龄,记者告诉她自己未满18周岁,身高为165cm.
  未露面却知记者"朋友"身高
  记者在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拨打了张先生的手机,但是电话那头一直占线,占线了能有20多分钟。其间,记者注意到在记者旁边有一位男青年在打另一部电话,记者听到他说:"我穿黑色衣服,我一会儿就到。"说完,该男子匆匆挂掉电话就走。他走后,记者终于打通了张先生的手机。张先生让记者到酒店一楼看看再说。他接着问:"你那位朋友是不是身高165cm?"记者问他怎么知道?他没答,让记者进酒店大堂左转,有一处IC公用电话,在那等他打电话过来。记者正要离开公用电话亭时,看电话亭的人告诉记者,刚才那个人跟记者打的是同一个电话号。记者立刻赶往酒店,匆忙中差点也忘了给钱。
  遇到同时打电话给张的应聘男青年酒店门口,恰好刚才打电话的男青年走出门来,记者问他是不是也是来应聘高级服务员的?他说是。并告诉记者不要给对方出示身份证,因为这事儿不保准。记者进到酒店,在IC卡电话那等了一会,没人打电话过来,记者又去了公用电话亭。
  应聘男子自曝行业内幕
  1、很多模特改行做"公关"
  记者再次来到公用电话亭时,见那名男青年正在打电话,电话占线。记者和他聊了起来。男青年说,他家是九台的,今年20岁,姓严。并说他以前在大连干过这行(高级服务员),因为父亲出了车祸在长春住院,他从大连回来照顾父亲。现在他手头不算缺钱,但是闲着没什么事做,所以想找点活儿干。他还说前两天曾经在按摩院做过,但"不巧"按摩院被公安"端了",把他和老板及按摩女共十来个人抓去。
  严某说他以前在大连做过模特,干这行都是做模特的,因为挣钱太少,出场一次才50元,干这个一次相当于模特做10次的。现在找工作不容易,做这个来钱还快,他有几个女朋友都是干这个的,让记者不用担心。据严某讲,做这一行,男的一般在24岁以下,女的在23岁以下。
  2、"这行也不容易"
  严某还说干这行什么人都能遇到,有的女客人很难伺候。并称做这个男的比女的更不容易,男的感觉不好不行,女的感觉不好也一样。记者看到他面色苍白,神色疲倦,眼睛时不时四处张望,显得非常不安。
  3、"IC电话处有摄像头"
  严某告诉记者,在酒店的IC电话处有摄像头,张在电话里是让他脸向右转,之后说"可以"的。严还告诉记者,他在大连应聘做'公关'时,也很隐蔽,进到一间小屋里,小屋里有面长镜子,从镜子后能看到屋里情况,屋里的人却看不到镜子后的情形。聊了一会,严某还没有打通张的手机,他又一次说这事不保准儿,并建议记者可以晚上到一些娱乐场所等等看,那里找到这种工作的机率大些。
  4、不满足正常生活水平而来应聘记者随后又去了酒店IC电话处。不一会儿,一名戴着眼镜、穿深蓝色运动装的男青年过来,记者和他聊了聊,这名男青年说他25岁,以前是工人,工资不少,完全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但是他觉得当工人太累,所以,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招聘后(骗术研究网 www.163164.com ),就过来了。在与应聘者交谈中,记者发现"公关"从业人员中男性不在少数,他们大多不是迫于生计而是想要更高的物质生活,他们已经把这个行业作为一种正常的行业,在公共场所谈起来时也并不觉得有多么不好意思。又等了一会儿,记者第3次来到公用电话亭。
  暗访结果:招聘人始终不敢露面
  记者用公用电话再次拨通了张的手机,张告诉记者他看到记者在酒店了,他告诉记者已经通过面试,可以来上班,工资很优厚,晚上就会有活,让记者留下联系电话,到时候就会通知记者去哪家酒店,还说接待的都是外地人,保证绝对安全。记者声称自己初来长春,以没有手机为由要求与张见面,张说自己现在很忙,没空见面。
  次日16时许,记者用手机再一次打通了张某的电话,电话那端传来的是另一个男子声音,记者跟他说是面试通过的,要求他派活。他盘问了记者一遍,称张某出去了,这个号(记者拨打的)是酒店的,让记者先挂掉电话,等张先生给回电话。
  40分钟后,张未回话,记者再次打那个电话号,对方已关机。直到17时30分左右,记者打通了那部电话,记者说要求派活,对方还是个男的,说:"我给你查查几点有活,再给你。"
  5分钟后,对方没打来,记者再次打进电话,另一个男子又是如此这般大同小异地问了一遍,问完也是让记者挂掉电话等回话。但记者还是没等到回话,于是同样的问答形式又"上演"了一次,这次记者告诉了对方自己着急等钱用,请快点派活,这次对方没让记者挂掉电话,而是说让记者和朋友到×××酒店来,到了就给派活。
  记者问对方的外貌特征,以便认人,他说:"你来了我就能看见你了,你来吧,到一楼给我打这个电话。"为安全起见,记者和"朋友"没去。

骗术更新时间:2011-8-3

www.163164.com
第222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西安特大金融诈骗案始末
  【案例导读】
  2001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个基层支行,原西安市北大街支行成建制消失。这是中国金融史上一个罕见的事件,恶浊的信誉,断裂的资金链,已使它的消失成为一种必然......
  【案例正文】
  2001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个基层支行,原西安市北大街支行成建制消失。这是中国金融史上一个罕见的事件。恶浊的信誉,断裂的资金链,已使它的消失成为一种必然。
  2003年6月3日,新华社发出通稿,公布了相关案件的开庭消息。消息披露:原中国建设银行西安北大街支行行长、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周利民和该行会计、信贷内勤刘怡冰,与社会上一些人相互勾结,伪造金融凭证诈骗储户近五亿元,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损失近二亿元!巨大的涉案数额,严重的案情,震惊了社会方方面面。
  游戏,在狂妄和贪婪中展开
  199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周利民就任西安市建行北郊支行自强西路办事处主任。"志向远大"的他自上任起,就开始憧憬无限前程。周利民很快发现,存款量是衡量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自己所在地区储户结构很差,存款量要上去很难。如何是好?周利民和时任该办事处信贷内勤的刘怡冰苦苦思索,竟想出了一个"妙招":高息揽存---用其中一部分充(骗术研究网 www.163164.com )"政绩",更大一部分控制在自己手中,再以更高的利息贷出去赚取息差。这样算来,不仅资金平衡,还能赚取利润。于是,这两人在狂妄和贪婪中开始了自设的游戏。
  1996年2月,周利民、刘怡冰的第一笔"生意"来了:经人介绍,他们高息揽存来陕西某工贸公司500万元,用假存单办了手续,当下就有人愿付百分之三十的高息拿出去使用。第一次出手就弄了个满堂彩,两人由此一发而不可收。
  紧接着,他们从某保险公司相继用假存单弄来590万元控制在手里,又高息"贷"给某公司使用。据统计,从1996年2月到1998年10月,他俩用虚假金融凭证共骗取储户资金2.13亿元。
  如此巨大的资金流动,使周利民捞足了政治资本。自强西路办事处的存款量翻了十几番,在不明真相的上级眼里,周利民成了经营强人,鲜花和荣誉很快堆砌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除去填充存款量,更多"体外循环"来的资金,被周利民和刘怡冰拿去供关系户使用和自己挥霍。赌场上,周利民一输几百万,眼都不眨一下;离婚了,他给前妻一给就是五十万,让她开公司"糊口";为给现任妻子献媚,他送上一辆富康车,又甩出一百万元"零花钱"。而刘怡冰更是招摇,在五星级宾馆长期包房,出入有自购的凌志车代步。
  程序,在资金断链中"死机"
  周利民、刘怡冰俩人的游戏,如同沙滩上盖楼,一触即塌。1998年11月后,自强西路办事处先后变更为北大街办事处、升格为支行,周利民仕途平坦,仍是负责人;刘怡冰则是他的铁搭挡。但是,惊险纷呈的场景开场出现了。原来,高息放出去的钱不仅利润回不来,连老本都不见了。迫不得已,两个难兄妹为避免罪行败露只好拆东墙补西墙。
  1999年12月,周、刘用假存款诈骗某石化厂100万元补洞。
  2000年2月,又用假存款证明书诈骗某石油指挥部200万元补洞。
  2000年3月,再故伎重演,诈骗某保险公司2000万元补洞。
  然而,一旦事发,如何脱身?两人开始谋划隐遁之策。周利民花大价钱办了香港身份,刘怡冰则用重金买来玻利维亚护照。
  命悬一线的惊狐,随时准备远走高飞。
  法网,在海天间布下
  2000年10月20日上午,西安建行北大街支行派员到西安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称:该行领导周利民和职工刘怡冰在办理陕西秦展贸易有限公司2000万元承兑业务中有伪造印鉴进行诈骗的重大嫌疑,事情败露后两人已不知去向。
  金融巨骗岂能逃之夭夭!一张法网迅速张开。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侦查,公安人员得知两人分别隐匿蛰伏于香港和印尼。
  目标锁定,缉捕行动顷刻展开......
  2001年7月,化名黄志伟的周利民在香港落网。
  同年8月18日,在这个传说中很吉祥的日子里,刘怡冰被从印尼首都雅加达押送回国。
  2003年夏,漫漫两年之后,此案才得以审判。不过,对金融骗子的恶行既已开审,离他们受到惩处的日子还会远吗?

骗术更新时间:2011-8-3

www.163164.com
第223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广州黄海怡寿保险诈骗案

Prev | Next
Pg.: 1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25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