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成热。
下雪造成周围的寂静是不利的,因为它掩盖了居住在附近的人类的声
音。如果有人被埋在雪下,其呼救声很难被人听见。
磨莱刀的时候,为什么要加点儿水
菜刀用久了,不快,磨一磨就好使了。不过,磨刀的时候必须加点儿水。
这是什么道理呢?
菜刀在磨石上磨来磨去,会产生热,温度升得很高。如果不加水就这么
干磨,时间一长,菜刀就不硬了,切硬东西费劲儿。磨力的时候加点儿水,
水把磨刀时产生的热带走一些,磨好了的刀不仅好使,也不容易损坏。
洒在地上的水,过了一会儿怎么不见了
水到哪里去了?经蒸发,它跑到空气里去了。湿衣服晾干,也是蒸发的
结果。
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夏天天热,这种变化更快。水蒸气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是透明的,你看不见。
满满一壶凉水,烧开以后,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气,跑了。不信,你揭开
盖子看看,水比原来的少了一些。
灯泡为什么变黑了
新买来的灯泡是无色透明的,看起来洁净清亮。可使用一段时间后,灯
泡壁就变黑了,无论我们怎么擦,都擦不干净。原来,黑东西是粘在灯泡里
面的。
我们使用的灯泡,是通过加热来发光的,只有加热到一定程度,里面的
金属丝——钨,才能放出耀眼的光亮。
不过,当温度极高时,有些钨会变成蒸气,这些蒸气碰到灯泡内壁,就
会凝结在上面。从外表看,就是灯泡发黑了。
灯泡越黑,表示钨丝蒸发得越多。如果钨蒸发掉,灯丝变细,就会断丝,
灯泡便不能用了。
所以,灯泡变黑,说明这只旧灯泡的寿命已经快结束了,该更换新的了。
为什么有时吃饭会噎住
食物从嘴里到胃里,要经过细细的食道。食道并不是上下一样粗的,它
有三个地方要窄一些。如果吃得太急,食团大,嚼得不细就咽下去,很容易
堵在食道中一个狭窄的地方,就会噎住。
噎住了怎么办呢?不要紧张。休息一会儿,让食物自己慢慢地下去。有
的小朋友噎住时大人让喝水。有时喝了水,食道更胀,并不舒服。
飞机为什么要迎风起飞
飞机要迎风起飞,看来很奇怪,因为顶着风冲会降低飞机与地面的相对
速度。
你有一点可能不清楚,实际上,飞机从地面起飞时,重要的不是飞机与
地面的相对速度,而是与空气的相对速度。假定飞机速度达到 150 公里/小
时,迎面风的速度为 30 公里/小时,则飞机与空气的相对速度为 150+30=
180 公里/小时。如果顺风飞行,飞机与地面的相对地速度就会快一些,假定
为 165 公里/小时,可是,这样一来,飞机与空气的相对速度则只有 165-30
=135 公里/小时了。
你现在知道了吧,飞机通常要迎风起飞。
铅笔上的 H 和 B 是什么意思
铅笔芯是用铅做的吗?不是。虽然铅笔的名字里有个“铅”字,笔芯却
是用一种叫“石墨”的矿物做的。石墨太软,人们就在石墨粉里掺上一些细
粘土,用胶水搅和均匀以后做成笔芯。粘土掺得多,笔芯就硬,掺得少,笔
芯就软。硬铅笔芯用 H、2H、4H……表示,H 越多,笔芯越硬;软笔芯用 B、
2B……表示,B 越多,笔芯越软。硬铅芯、软铅芯各有各的用处。
小朋友用什么铅笔好呢?HB 笔不硬不软,正合适。你用的是吗?
砖头砌的墙缝,从上到下怎么不是一条直线呢
砖墙是用许许多多砖砌成的。砖和砖中间抹了一层灰浆,用灰浆抹一下,
砖头就紧紧地粘在一起了。砖头一块挨一块地排成一排,十分整齐。可是从
上往下看,砖缝却不是一条直线。这里面可有讲究呢!
那一排排砖,什么地方不结实?当然是砖缝。如果砖缝从上到下是一条
直线,那么,重量从上面压下来,墙就容易在砖缝那儿错开,这面墙就容易
倒坍。现在错着缝砌砖,砖与砖之间互相咬住了,墙才结实。
粥煮开了,怎么会跑到锅外面来
水煮开的时候,不是总要往上冒气泡吗?粥煮开了,下面的许多水变成
了气泡,也争着往上面跑。但是,粥比较粘稠,粥液所形成的气泡上升较慢,
又不容易裂,于是气泡越积越多,使粥液体积增大,终于把粥挤到锅外面来
了。
为什么水面会起浪
我们在水边静静地注视着水面,就会发现:在没有风的时候,水面几乎
平稳如镜;但在有风雨时,水面就会波浪迭起。
很明显,起浪的原因是风在作怪。浪实际上是由于能量从一个地方向另
一个地方运动而形成的。风就是这样的能量。当风向水施放能量时,水面就
会起波浪。
当人们看到波浪起浮时,会以为水在向前滚动。但是,如果你把木块扔
在波浪上时,便会发现这木块并不随波浪向前滚,而是随着波浪一会儿升到
浪尖上,一会儿又跌入浪谷里。如果木块向前移动,那也是风的作用或是水
在流动。
炉子里火旺时为什么“呼呼”直响
冬天,只要炉子里火一生旺,屋子里就热闹了。炉子“呼呼”直响,好
像乐队里的大喇叭,而炉门“砰砰”作响,好像铜铙钹。
这些“呼呼”和“砰砰”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喇叭呼呼地响,得有人去吹它。
可是有谁在吹炉子呢?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把炉火生起的时候,炉子里的空气就烧热了。而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它要往上升,室里的冷空气就来填补它空出来的位置。
于是产生了一股气流——空气从炉子底下经过炉子向上流去。
炉子就这样被“吹”响了!
面包的皮是从哪里来的
面包是由面粉经过加工制成的,这毫无疑问。
普通的面粉里含有淀粉,所以面包一烘烤,其表层的淀粉变成了糊精—
—一种“胶”,把一颗颗的淀粉颗粒胶结成一层红色的硬皮。
可是面粉里真的有淀粉吗?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可用下面的试验来验证
一下。
拿一块生面团包在一块布里,就像盛在一只小口袋里那样,把面团浸在
一碗水里淘洗,不时地揉搓它。水会变得和牛奶一样的白色。让它静置一会,
你可以看到盒底有一层淀粉。
为什么面包会发硬
拿一小袋面粉放在水龙头下冲洗,一直到把所有的淀粉冲完为止。袋里
留下了一团粘性的、柔韧的东西,这是面筋。
面筋有一个特点,很容易辨认它:把它放两三小时,它就会变得和玻璃
一样又硬又脆。
面包所以会发硬,是因为它里面的面筋变脆变硬了。
轮船为什么总是逆水靠岸
如果你乘轮船,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轮船要靠岸的时候,总
是要把船头顶着水流慢慢地向码头斜渡,然后平稳地靠岸。江水越急,这种
现象越明显。在长江及其他河里顺流而下的船只,当它们到岸时却不立刻靠
岸,而要绕一个大圈子,将船逆着水流行驶以后,才慢慢靠岸。
这是因为船逆水靠岸,可以利用水流对船身的阻力而起到一部分“刹车”
的作用,小朋友,你以后乘轮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
火车没有方向盘,为什么能拐弯
我们知道,天空中的飞机,海洋中的轮船,它们转弯时要靠舵,而陆地
上的汽车、电车转弯时要靠方向盘。但是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既没有舵,
也没有方向盘,为什么还能顺利地拐弯呢?
这是因为,火车的方向是沿着铁轨的弯道而转弯的,是铁轨控制着火车
的方向,再加上火车前面的导向轮,火车就能顺利地拐弯了!
为什么公共汽车后面的窗子是不能打开的
我们常见公共汽车两侧的玻璃都能打开通风,而后面的窗户是封死的,
不能打开,为什么?
因为汽车在行驶时,速度很快,同时排开同体积的空气,向前行驶。而
车身刚过的地方就要有新的空气来补充,因此全部空气向后面涌来,夹杂着
尘土,形成一股灰柱,跟在汽车后面。一旦后面的窗户打开,灰柱将全部灌
进车里。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汽车后面尘土飞扬的样子。因此,汽车后面
的窗子是不能打开的。
什么是干冰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
的固体。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效果,如制造冰淇淋。“干冰”还是良好的保
鲜剂。鱼、肉和其他易腐烂的食物装船运送几千里远,可用“干冰”保鲜这
些食品。鸡蛋用“干冰”冷冻保鲜几乎是无限期的。把玫瑰放在二氧化碳气
体中,花蕾可保持三天不开花。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闷热的夏天迟迟不下雨,就可将装有“干冰”
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这是由于“干
冰”气化吸热,促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造成了人工降雨。
公安人员在破案时,为什么要查对指纹
在电影和电视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公安人员凭借指纹判断谁是罪犯
的情节。指纹为什么能够成为侦破案件的重要依据呢?
仔细看看我们的手指,每个手指肚的皮肤上都有密密的指纹。世界上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这种指纹终身不变,而且任何两个指纹都不会
完全一样。所以,根据指纹,完全可以把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清楚地区分开来。
犯罪分子在作案时,总会在他触摸过的东西上留下指纹,公安人员可以用特
殊方法收集到这种指纹,把它作为判断罪犯特征的一种重要依据。
玉米花是怎么做成的
许多小朋友对爆玉米花感到很吃惊,其实这很简单。玉米粒既小又硬,
当它受热时,在玉米硬壳中的湿气转变成蒸气并且爆裂开,就做出大家爱吃
的爆米花了。
玉米是很奇异的植物,它的制品有许多用处。玉米淀粉用在邮票和信封
上;玉米油应用于食品、作画、橡皮代用品和肥皂中;酒精也是玉米酿制的;
纸、无烟火药和火棉是由玉米茎做的,甚至衣服也可用玉米芯做成。
玉米这种植物属于草科,它有多种类型,如硬玉米、软玉米(生长在南
美洲的非常软的颗粒)、甜玉米(可直接用玉米芯做罐头或直接食用)。玉
米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们不妨经常食用。
肥皂水为什么能吹出泡泡
把我们平常用的肥皂溶解到水里,就可以用塑料管吹出五彩缤纷十分美
丽的泡泡。这是为什么呢?
肥皂在水里溶解后,它的分子仍然紧紧地手拉着手,而且它们的手还能
伸长。
我们把空气吹进去时,肥皂分子手拉得紧紧的,围成一个结实的圈儿,
从外表看,这就是一个小泡泡。
当更多的空气吹进去后,分子又都把胳膊伸得长长的,彼此间的距离也
增大了,可它们还是紧紧地拉着手,形成一层薄薄的圈。这时我们看到的,
是一个很大的泡泡。
试试看,如果在肥皂水中加点糖或醋,会怎么样呢?加糖的可以吹出很
大的泡泡,加醋的则能吹出许许多多小的肥皂泡。
铅笔是怎样写字的
我们手中的铅笔,是怎样把清晰的字迹留到纸上的呢?
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加水搅拌,又经烧制而成的,非常软;而纸
的表面看起来光滑,实际上却凹凸不平。
写字的时候,笔芯在纸上运动摩擦,细小的粉末就会从笔芯上进入到用
肉眼看不见的纸的空隙里,在纸上留下印迹。书写者怎样写。它就留下怎样
的印迹。
当然,纸面的粗糙度必须合适,如果过于光滑或过于粗糙,都无法留下
清晰的字迹。
笔芯的软硬也不完全一样,铅笔上的“H”和“B”就是表示铅笔的软硬
度。“H”代表硬,“B”代表软,字母前的数字越大,笔芯越硬或越软。
为什么湿袜子难脱
很多小朋友都知道,湿袜子就好像粘在脚上一样,很难脱下来,这是为
什么呢?
告诉你,这是因为湿袜子和脚之间的空气都排掉了,袜子的空隙充满水
以后,成为一个封闭的整体,外面的空气进不到袜子里,大气压将袜子紧紧
地压在脚上,所以湿袜子很难脱。
灯泡是怎样发光的
一只小小的灯泡,能发出耀眼的亮光,真让我们惊叹不已。
电灯泡里有一些很细的金属丝,电流通过电线进入到这些金属丝中,金
属丝就会产生很高的热量,热到一定程度,便会发亮。为了不使金属丝烧坏,
灯泡内的空气也被抽掉,变成了真空。
这种电灯泡是因为热而发光的。
日光灯管的发光原理与电灯泡不同。它是在灯管里面装入一些特殊的气
体,然后给灯管的内壁涂上荧光粉,通电之后由于放电而产生光。
消耗同样的电能,日光灯却比电灯泡亮得多。
电闪雷鸣谁先谁后
天空骤然一亮,接着,雷声从远处“隆隆”响起。这使我们觉得先有闪
电,后有雷鸣,闪电先于雷鸣发生。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闪电是云团内产生的大量静电向外放射时,摩擦碰撞出的巨大电火花。
它使周围的空气温度突然增高,体积随之膨胀,发出雷声。电闪雷鸣可以说
是同时发生的。
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原来,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光先从闪电发生的地
方传到地面,雷声才接着“隆隆”而来。
所以,它们虽然同时发生,我们却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你知道笑气吗
有一种无色略带甜味的气体对神经有兴奋作用,人们嗅了它就会狂笑不
止,它还有麻醉止痛作用,这就是笑气(一氧化三氮)。
美国牙科医生维尔斯用笑气做麻醉剂,成功地给不少牙痛患者做了拔牙
手术。可是 1848 年的一天,维尔斯在美国波士顿城做拔牙公开表演时,由于
笑气用量不足,手术没有成功,病人痛得大声呼叫。一群保守的人就此把维
尔斯当成骗子赶出了医院。但笑气的作用毕竟是抹煞不了的,很多医院仍然
相继采用笑气作麻醉剂。因而民间有句趣话:“哪里有歇斯底里的狂笑声,
哪里就有一个外科手术室。”
橡皮为什么能把铅笔字擦掉
你知道吗,很早以前,人们是用面包擦铅笔字的。1700 年,一位英国科
学家发明了橡皮,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改进,今天的橡皮已能很容易地擦掉铅
笔字迹,而且不会弄脏纸,橡皮本身也干干净净。
我们已经知道,铅笔之所以能够写出字来,是因为笔芯的粉末进入到纸
的缝隙里的缘故。当我们用橡皮擦铅笔字的时候,从橡皮上掉下来的碎屑能
把铅笔粉末粘下包起来。这些粉末在纸的缝隙里呆不下去了,只好跑了出来,
字迹就消失了,只在纸上留下一些一吹就掉的橡皮残渣。
用钢笔写的字,普通的橡皮是擦不掉的,因为墨水渗到纸的纤维里面去
了。用蜡棒写出的字,因为里面含有滑溜溜的蜡,用橡皮也擦不掉。
为什么自动门能自动开关
在许多高级商厦或大厅前,都装有一种能自动开关的门。当人走向它时,
门会自动打开,等人进去后,它又自动关闭。真是太奇了。它怎么知道有人
要进去?又是什么力量把门打开的呢?其实,最早的自动门在 3000 年以前就
有了,只是比现在的复杂得多。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自动门的种类越来越多,构造也越来越简单。它们
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人的到来和离去,最后又都通过电的力量把门打开或关
上。
最常见的自动门是地毯式自动门。
这种门是在门前放一块地毯,地毯下面有一条电线与电源相连。当人往
地毯上一站,地毯的重量便增加了,于是电源接通,把门打开;人进去后,
地毯上的重量减少了,电源断掉,过了几秒钟后,门便自动关上。
为什么橡皮筋拉长后又能缩回去
橡皮筋拉长后又能缩回去,这是其中的橡胶分子在起作用。
橡胶分子是一种十分爱运动的小东西,它们手拉手排列着。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