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回到临安后,赵构和秦桧为了向金兵求和,诬陷他唆使部下谋反,
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送进监狱。1141 年 12 月 29 日,岳飞和他儿子岳
云、部将张宪等一同被害,当时岳飞年仅 39 岁。临刑前,他奋笔疾书,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意思是“老天有眼呵,老天有眼呵!”
岳飞被害后,南宋与金人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向金朝称臣纳贡,大片国
土沦于金人之手。
岳飞虽然惨遭杀害,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深深地铭刻在世
代中国人民的心中;而奸臣秦桧等人,却被铸成铁像,反剪双手,长跪于英
雄墓前,被万世人民唾骂!
苏武牧羊持节杖
苏武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侍从。汉武帝时,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
贵族,经常派骑兵骚扰汉朝边境,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不但给汉族人民的
生活带来很大痛苦,而且也威胁到汉朝的封建统治者。汉武帝即位以后,派
出军队,多次击败匈奴的进攻。匈奴的首领且鞮单于害怕汉朝军队乘胜追击,
就故意装出和好的姿态,把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节放了一些。汉武帝得知这一
消息后很高兴,马上派正直廉洁、有胆有识的苏武,率领张胜、常惠等 100
多人,带着大批礼物再次出使匈奴。
临行前,汉武帝召见了苏武,亲手把旌节交给他。这是一根七八尺长的
木棍,顶部弯曲的地方挂着一串用毛做成的绒球,表明使节的身份,同时是
使臣出使的凭证。苏武接过使节杖,激动地说:“只要我人在,这节杖就不
会丢,使命就不会受辱。”
苏武一行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匈奴单于居住的地方见到了
单于。谁知单于是个吃硬不吃软的家伙,见苏武送礼上门,就以为汉朝软弱
求饶,所以对苏武及使臣们傲慢无礼,态度专横,苏武忍辱负重,完成了使
命,正准备返回长安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原来几年前,汉朝使者卫律出使匈奴后不久就投降了,并被单于封为王。
卫律原来的副使虞常对卫律卖身投靠匈奴的做法,一直不满,见到老朋友张
胜后,他就和张胜暗中商量,想乘单于出外打猎时,劫持单于的母亲,杀了
了卫律。然而正当他们 70 多人准备起事时,有人告了密。于是单于逮捕了虞
常,并想趁机逼迫苏武投降。
卫律奉令威逼苏武投降,遭到严辞拒绝。苏武说:“我是汉朝使者,如
果丧失了气节,使国家受到侮辱,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说着便拔出宝剑,
向自己身上猛刺,卫律慌忙抱住苏武,夺下剑来,然后找来医生为他包扎伤
口。
单于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对苏武的爱国气节产生了敬意,他更感到要让
苏武投降,为自己创图霸业服务的重要性。他让卫律当着苏武的面审问虞常
和张胜。
卫律把苏武叫来,先把虞常一刀砍死,吓得张胜当场表示投降。卫律乘
机要挟苏武说:“你的副使都认罪投降了,你作为正使也要治罪。”苏武严
正地回答:“我奉命来与匈奴结好,和张胜既非同谋,又非亲属,凭什么治
我的罪?”卫律理屈词穷,挥刀要杀苏武。苏武毫不畏惧,迎上前去说:“你
要有胆量杀死堂堂汉朝使臣,就快点动手吧!”卫律见硬的不行,就用高官
厚禄来劝降,谁知苏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痛骂道:“你背叛了君主和父母
亲戚,不知廉耻,还有什么脸跟我说话?”
单于见苏武软硬不吃,又生一计,想用艰苦的生活环境来消磨苏武的爱
国意志,诱使他最终投降。于是下令把苏武放逐到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
贝加尔湖)去放羊。临行前,单于对苏武说:“等你放的公羊产了奶,你才
能回去。”
北海荒无人烟,一年到头白雪皑皑,连鸟兽也很难见到。有时苏武饿得
没有办法,就掘开野鼠洞,掏洞里的草料来充饥。每天,他一面放羊,一面
抚弄“节杖”,希望总有那么一天,能够拿着节杖,重返祖国。天长日久,
节杖上的绒毛脱光了,成了一根光秃秃的棍子,但苏武仍视为生命的支柱,
连睡觉的时候,都紧紧地抱在胸前,就这样,苏武在匈奴生活了 19 年。
公元前 81 年,汉朝与匈奴几经交涉,匈奴才把苏武及其随员共 9 人放回
长安。长安的老百姓听说苏武回来了,都出来迎接。他们看到满头白发的苏
武,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根光秃秃的“节杖”,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县人。18 岁从军,跟随冯玉祥将军南
征北战,屡建战功,历任旅长、师长、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1931 年
9 月,他因为反对蒋介石反共内战和卖国投降政策,被蒋介石以派他“出国
考察”为名,夺了他的兵权,而且限期让他出国。
吉鸿昌到了美国纽约,听说有个“中国城地下博物馆”,决定去看看。
可进去一看,里面陈列的尽是些中国旧社会最落后的东西:抽鸦片用的烟灯、
烟枪,清朝前期男人的发辫,小脚女人的绣花鞋,以及种种迷信用品。吉鸿
昌气得责问博物馆的负责人:“你们陈列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负责人以
为吉鸿昌是日本人,对他介绍说:“这些东西是中国神秘内幕后面真实情况
的反映,可以让人们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
吉鸿昌听出了他们的真实意图是用这些展品来说明中国人的极端落后、
无知和愚昧,大喝一声:“别胡说了,我就是中国人!”小胡子一听吉鸿昌
是中国人,态度马上变得傲慢起来:“早知你是中国人,我们就用不着以礼
相待了。”他举起手杖,指着大门说:“我们这里不接待中国人。”——意
思是让吉鸿昌出去。吉鸿昌气得一把夺过手杖,在别人的劝阻下,往地上一
扔,扭头走出门去。
过了几天,吉鸿昌到邮局去寄东西,上面地址用中英文写得清清楚楚,
谁知邮局职员知道吉鸿昌是中国人后,把邮包推出窗口,阴阳怪气地说:“对
不起,我不知道中国在哪里,没法投寄。”吉鸿昌火冒三丈,大声说:“中
国的领土比你们美国还大,你竟然不知道它在哪里?”随从忙把吉鸿昌拉到
边上,悄声地告诉他:“这是故意刁难中国人,你只要说我是日本人,他就
会乖乖地给你寄。”吉鸿昌一听火气更大,愤怒道:“就是不寄这个包裹,
也不自称是日本人!我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他转身回到旅馆,
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
是中国人”。以后在美国,无论是出席宴会、参加招待会,还是参观、访问,
凡是正式的场合,吉鸿昌都要把这块木牌佩带在胸前。
吉鸿昌在美国“考察”了 5 个月,深深感到祖国贫穷软弱,中国人在海
外就处处受人欺侮,抬不起头来。靠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不可能使祖国强盛
起来,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能挽救中国。因此,1932 年 2 月,吉鸿昌
从美国一回到中国,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成了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担
任了同盟军第二军军长,从事抗日活动。
1934 年 11 月 9 日,吉鸿昌在天津被捕。敌人软硬兼施,想让他变节自
首,吉鸿昌坚贞不屈,决不背叛。24 日,敌人把他押上刑场。吉鸿昌镇定自
若,披上斗篷,像平常散步似的向刑场走去。走到刑场,他停了下来,蹲在
地下用一根小树枝写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临刑,他正气凛然,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给我搬只椅子来。”刽子手给他拿了把椅子。吉鸿昌坐下后又抬手把刽子
手叫过来,对他说:“我为抗日死,死也要死得光明正大,你不能从背后开
枪,只能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么打死我的。”刽子
手双手发抖,面对吉鸿昌举起手枪。这时,吉鸿昌用尽全身力气高呼:“抗
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随着枪声,倒在椅子上。
“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刘长春(1905~1983),辽宁省大连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从小爱跑爱跳,意志顽强。14 岁那年,他在一次中日中小学生田径对抗赛
中,以 100 米 11 秒 8、400 米 57 秒的优异成绩一举战胜所有的日本少年选手,
显示了他的田径才华。1928 年 10 月,在沈阳举行的中、日、德三国田径对
抗赛中,刘长春又一举击败日本著名选手吉岗,成为当时远东地区跑得最快
的人。
刘长春的才华得到东北最高军政长官张学良的赏识。张学良每月给刘长
春 30 块银元的补助,还以每月 800 块银元的重金为他聘请了一名德国教练,
使他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得以继续训练,进步显著,并于 1930 年在杭州举行
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连夺 100 米、200 米、400 米三项全国冠军。杭州市
为纪念他的卓越表现,特意将通往田径场的大马路改名为“长春路”。
1931 年,“九一八”事件后,日寇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建立起满洲国。
为了继续训练,刘长春躲过日本特务的严密监视,秘密南下北京,继续东北
大学的学业。
1932 年春,第十届奥运会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成立不久的满洲国,为
了制造舆论,争取国际承认,在伪满的报纸上自作多情,宣称:“刘长春等
人将代表满洲国参加 7 月举行的奥运会。”
5 月初,刘长春在《大公报》上庄严声明:“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
我是中国人,决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奥运会。”刘长春的爱国行动,得到全
国人民的赞赏和张学良将军的大力支持。在张学良的安排和赞助下,刘长春
等 6 人组成的中国队得以赴美参赛。后来,又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麻木不仁
和日伪特务的破坏,刘长春成了唯一参赛的中国运动员,也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7 月 29 日,刘长春乘坐的邮轮到达洛杉矶。这时奥运会已经开幕,刘长
春经过 20 多天海上风浪颠簸,体力严重下降,来不及休息,更谈不上适应性
训练,第二天就仓促上阵,结果在 100 米、200 米小组预赛中,分别以第五、
六名的成绩被淘汰。刘长春为此痛心不已。刘长春虽然在竞赛中失利,但他
挫败了日伪满洲国的政治阴谋,使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上了奥运会的纪
录。
大禹治水
大禹(约公元前 18 世纪末~约公元前 17 世纪初),中国古代传说中治
理洪水的英雄。
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人们经常受到洪涝的侵害。在尧帝当政的时候,
又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冲塌,田地被淹没,
死人成堆;人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泊逃难。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忧虑
不安,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带领大家治水,采用挡阻的办法,哪个堤岸冲
了补哪个,结果挡来挡去,这边的挡住了,那边的又冲垮了,劳民伤财了 9
年,一无所成。
尧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领,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耽误了大事,就下令
处死了鲧,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关重大,治不好也
会丢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人们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
接受了这个重任。
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感到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胆
地设想了一个与父亲背道而驰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顺其流势,将水引
走。
方案制定后,禹决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带
领大批助手,踏遍了闹水灾的 9 个州,测量好地势高低,分别竖立木桩作为
标记。那时,大多数地方荒无人烟,禹风餐露宿,经常冒着大风大雨,在恶
劣的环境中奔走。
然后,禹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从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始治水。禹和大
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简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
长满了脚垫,脸也顾不得洗,经常蓬头垢面。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
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人们看到了都感动得落泪。
为了治水,禹到了 30 岁还没有结婚,后来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婚了,
婚后刚 4 天,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
大禹治水 13 年,3 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看一看。第一次经过家门
口,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也正在呻吟,
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
怕耽误工作,硬是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
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第
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抚
摸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圆,又匆匆地离开。
13 年后,禹历经千难万险,开沟修渠,终于战胜了洪水的灾害,促进了
农业发展,使百姓能安居乐业。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
成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
大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仍然不贪图享乐,他不辞辛苦地到各地去
巡视,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玄奘取经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高僧,为弘扬佛教只身去印度取经,一生
执著追求,也为我国的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游记》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大人小孩几乎没人不知道。
故事中孙悟空、猎八戒、沙和尚 3 个徒弟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九
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唐僧取经真有其事,那个唐僧就是玄奘。可
实际上,他只是孤独一人,并没有什么齐天大圣来保护他。
玄奘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称“唐
三藏”。他潜心钻研佛经,读遍了国内的佛经资料,觉得要弄通佛理,最好
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学佛经。他一面学习梵文,一面向官
府申请出国。
当时正是唐朝初期,国内政局不太稳定,边境也不安定,政府严禁百姓
出境,玄奘的申请未被批准。于是,他混在一群衣衫褴褛的饥民队伍中,离
开了长安,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当他刚刚到达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凉州时,
一道公文十万火急地由长安直送而来,原来朝廷知道了玄奘要偷越国境的
事。玄奘得知消息后,连夜逃出凉州关口,又逃过了瓜州关口,在荒凉的沙
漠上策马西行,沿着一堆堆死人的白骨和骆驼的粪便前进。当他进入 400 多
公里的莫贺延碛(q)戈壁滩不久,失手打翻了盛水的皮袋子,把饮用水全
ì
部倒光了。他想起“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的誓言,忍着极度的干
渴,走了 5 天,昏倒在沙漠中。在生死关头,一阵凉风吹醒了他,他又骑马
勉强走了 5 公里地,幸好前面出现了一片绿洲,他又装满水袋继续上路。
越过 400 公里的沙漠,玄奘来到高昌国,高昌王听说来了唐朝高僧,苦
苦请求玄奘留下来说法,答应给他优厚的待遇而不放他走。玄奘一连三天不
吃不喝,高昌王深为感动,第四天送他上路了。
之后,玄奘又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一年。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路上,
各地的自然风光,给玄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也有比沙漠更为艰苦的
地方,凌山就是其中之一。凌山是天山的穆素尔岭,山高峭陡,经年不化的
冰川在山谷中熠熠闪光,气候多变给旅途带来极大的困难,稍有不慎,就会
被雪崩吞没,被冰凌滑下深渊。玄奘把自己和马联结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在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