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一骨碌爬了起来,急急忙忙地把还在梦中的妹妹推醒。
他冲下楼去,提了一桶水准备救火。可是当他想再上楼时,大火已封住了楼
梯。这时,麦辛又蹿进火海,咬住姬茜佳的裙子,将她从滚滚浓烟中衔下楼
来。
消防车赶到时,两兄妹已经及时逃离火场,安然无恙,而聪明勇敢的小
麦辛,左腿却被大火灼伤了。
家犬接生救主妇  32 岁的蒙妮卡,与其丈夫米高尔是墨西哥祖拉力土
镇郊区居民。一年前蒙妮卡才结婚,怀孕几个月后接受产科检查,发觉胎位
不正,而且初产年纪稍大,可能难产,所以医生打算为她施行剖腹手术。
不料,距预产期还有几星期的一天,蒙妮卡一人在家,忽然感到子宫剧
烈收缩,岂知这是分娩先兆,阵痛越来越剧烈,她终于不支倒在地上,连打
电话求救的气力都没有了。
在这个危急关头,唯一在她身边的是她豢养多年的德国种雌性牧羊狗费
莉卡。“它好像知道该怎么做一般!大概我曾经帮助过它生狗仔,现在当我
生孩子时,它反过来帮助我。”蒙妮卡事后感激地说:“当我陷于半昏迷状
态时,费莉卡不断在我身边吠叫,并用口轻轻咬住我的耳朵,免使我完全失
去知觉,它温暖的挨擦和吠叫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
过了好一会儿,蒙妮卡肚里的女婴开始钻出来了,牧羊犬费莉卡竟然懂
得轻轻用口把女婴拉出来,随即把脐带咬断。之后,它又跑到西瓜田去找男
主人,高声吠叫,并用头推主人的腿,好像叫他马上回去。
蒙妮卡和女婴后来被送到医院,均告平安。夫妇为感激爱犬救命之恩,
替女儿取名为费莉卡。
舍命救人的狗  1987 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广西怀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
镇古岭果园场场员韦志在山上为果苗松土,突然从草堆里蹿出一条体重约 1
公斤重的“扁头风”毒蛇,呼呼地向他扑来。在这危急关头,正躺在地上休

息的家狗“小狼”听到了主人的呼救声,立即飞跑过来,把追扑韦志的毒蛇
颈脖一口咬住。于是,在狗蛇绞杀十几分钟后,毒蛇被“小狼”连咬带摔终
于置死了。但“小狼”的嘴巴也开始肿了起来,口吐白沫,呼吸急促,最后
向主人摆了一下尾巴便断气了。
事后,韦志为纪念“小狼”对自己的忠诚,在其死地立墓而葬以示悼念。
救命犬  澳大利亚有个旅游胜地位于悬崖峭壁上。那里一家酒店养的一
条狗“专职”守住峭壁边沿。凡有旅客到那里去或夜间散步至“危险区”时,
它就会拼命咬住其裤子往回拉,直到脱离“危险区”为止。

青少年与科技写作


什么叫科技写作

科技写作

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人们在进行科学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
展或突破性的成就以后,以文字为载体,将探索研究过程,特别是探索研究
取得的成就,写成一定格式文章的写作过程,叫科技写作。
科技写作从广义来说,是以人类进行科学研究成果为原始依据,所撰写
的一切关于科学、新闻、文艺、科学普及等作品。例如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考察报告、科技新闻、科技报告文学、科幻影视节目、科普作品、
专利申请文件以及签订的经济技术合同和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等。

科学探索与科技写作的关系

①科技写作是科学探索的最后环节
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是科学探索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最后环节。
早在 1821 年,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曾说过,科学探索研究工
作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开始,其次是完成,第三是发表。所谓发表,就是将
取得的科学探索研究的成果以文字为载体,写成科研论文、研究报告、考察
报告等形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科学讨论会上报告。
撰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要把科学探索研究成果及时地以一定的方式在一
定范围内公开,以获得有关部门和人们的认可,使科学知识宝库中增加新的
财富,并将其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使之交流推广,为人参考,为人利用,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②科学探索研究成果是科技写作的必要条件
科学探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必经过程,而科学探索中产生的新的认识、
新的理论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最为有力的武器和依据。
因此,科学探索中产生的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是进行科技写作的必要条件,
否则,就不可以进行科技写作。
利用科学探索产生的新的认识、新的理论进行科技写作,可以是阐述新
的认识、新的理论和新闻稿件或其他形式的科普作品。但是,进行上述科技
写作的必要条件还是科学探索研究必须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③科技文献检索是科学探索的前提和保证
所谓科技文献是指人们科技写作作品中的精品,是人类科学知识宝库的
财富。既有前人留下的,也有同时代人的杰作。对它们进行检索,是进行新
的科学探索研究的前提和保证。
科技文献是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一个主要来源,所以有人把它叫做科技
信息源和科技情报源。其实,我们对科技文献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学习、
工作、生活和科学探索中,时刻离不开它们。我们经常要查阅各种图书、杂
志、专著、手册、百科全书、辞典、图纸等。在进行科学探索研究开始之前,
或者在探索研究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甚至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之后,
都要进行有关科技文献的检索工作,从而使在探索前选择好研究课题,研究

中及时纠偏解难,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与已有的该类成果相比较,以便
有针对性地写好科研论文,更好地为人类科学知识宝库增添财富,推动人类
社会前进。
1859 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堪称是自然科学中的划时代著
作,为进化论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位科学家却在书的前面列出了 34 位学者的
名宇,表示在他之前就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思想,从而实事求是地说明了他
的进化论是在继承前辈的成果上产生的。又如,大家都熟悉的牛顿的一句名
言:“如果我的发现比笛卡尔远一点儿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其实,这巨人不是别的,正是把前人已有的成果精炼地积聚在一起的
图书和科技文献。
同时,科学探索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其中既包含连续性的渐进思
考,又有认识上的突发性飞跃。科学工作者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如
果没有这种智力的超常状态,研究工作就难以取得突破。科技文献的检索虽
然不能代替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却能从他人的成果中开阔视野、受
到启迪,甚至使自己茅塞顿开,出现智力的飞跃,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必不可
少的养料。
科技写作的分类
①介绍科学探索研究成果类
如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和科学技术报告、考察报告等。其撰写的目的是
使最新科研成果尽快得到人们的承认,成为人类科学知识宝库中的财富,用
以指导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一切活动。
②应用科学探索研究成果类
如发明报告、技术革新报告以及专利文献和经济技术合同等。其撰写的
目的是希望最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③宣传科学探索研究成果类
如科技新闻、科技报告文学、科幻影视节目及科普作品和翻译国外的科
技作品等。其撰写的目的是宣传科学研究成果,破旧立新,提高人们整体的
科学素质,为进一步的科学探索研究活动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为人类
利用、改造世界提供更新更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

科技写作的历史

恩格斯说:“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科
技写作的发生和发展也伴随着生产实践的产生与发展。这里指的生产实践有
两大类型:一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探索研究活动,另一类是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经济建设活动。这两类生产实践活动都是进行科技写
作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总是推动着科技写作向更高级形式发展。
科技写作的作品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实
践活动的记录和反映,而科技写作则是总结上述这些实践活动成果的必要手
段。
我们知道,人类的祖先最早过着群居的生活,依靠集体共同奋斗的力量
向自然界索取生产资料。这样就同时产生了最原始的科学和技术活动。诸如
火种的保存,石斧、石矛、弓箭的发明与制作,以及兽皮衣的缝制等,应当
是当时极为高超的技术工作。而如何加强弓箭的力量、提高石斧的锋利程度、
如何使骨针更细腻,则应当是当时极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课题。在这些原
始的科技活动中,人类为了积累前辈的和他人的经验,并在本部落中推广和
扩大已有的成果,则表达认识、交流体会的形式当然也随之出现了。这就是
最初的科技信息的交流,只不过这种交流是以手势、实际操作和口头语言来
进行的。当然,远古人类在这种交流中必然要借助于口头语言以外的工具,
于是洞壁上、兽骨和贝壳上的原始图画便出现了。应当承认,这种传播原始
科技信息的线条和图画,就是最早的科技写作作品,刻制这种图画就是最早
的科技写作活动。
文字发明后,出现了以文字为主的著作,科技写作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不过,最初科技专著还较少见,许多科学技术的内容记载在其他著作中。例
如:古希腊的许多科学技术成果记载在当时一些著名的哲学著作中。我国古
代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也记载在文学作品中。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科学技术作品才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写作样式。

科技写作的一般过程

准备工作

明确写作条件和要求
①写什么和何时写
科技写作的课题应是科学探索和技术研究活动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全部
或一部分,可以是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发现、新认识,也可以
是一些已知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还可以是宣传上述两
类情况的。因此,究竟写什么、何时写往往根据自己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研
究的进展情况而定,或根据自己掌握他人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研究的进展情
况,以及需要宣传的情况而定。当一项科学探索研究活动结束或告一段落时,
才能判断研究结果是否使现有的知识、认识或实践获得增加或进步。这时进
行写作才可以把这项探索研究结论写得尽可能清楚、准确和简练,所写课题
才可能具有写作意义和价值。
②是否值得写
准备写作的课题必须具备创造性和理论性,否则不值一写。
所谓科技文章的创造性,是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方法,同前人和别人
相比,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对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来说,创造性总是有
限的,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但无论大小,总要有一点独到的见解,并能在
丰富科学技术知识宝库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谓科技文章的理论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文章对实验、观察所
得到的结果,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一定的科学见解,
包括提出一些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其二,对自己提出的科学见解和问题,要
用事实和理论进行严密的符合逻辑的论证与说明。只有这样,文章表述或宣
传的发明、发现及其应用,才不只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理论价值。如果
一味堆砌材料和罗列过程,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科学的分析,也不能算有理论
性。
要使科技写作具有理论性和创造性,如果只是对研究工作及其结果进行
简单的记录和描述,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反复地思考,认真地对材料进行提
炼和加工。科技写作的过程,应该是在科学探索和技术研究工作基础上的“再
创造”过程,而“再创造”的结果是使科技文章具备下述要求:第一,主题
要集中鲜明,突出重点,着重表现对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意义
的创造性的见解发明;第二,思路清晰,论证严密,前后贯通,首尾一体;
第三,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确定写作体裁
科技写作体裁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公众所接受和公认。它
要求人们在写作时必须遵照体裁的特点,运用语言材料,遵守体裁的语言规
范。违背科技写作体裁的科技文章,是会影响其社会效果的,甚至没有社会
意义。
体裁是文章的形式,形式为科技写作的内容服务。一部好的科技写作精
品,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例如,某厂研制了一台新机器,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填补了国内空
白,但这种机器国外早就有了。对于这一技术成果,如果采用科学论文的体

裁来记录就不妥了,发表出去会闹笑话,故只能选择科技报告的体裁。
又如,广播电台约你写一篇介绍家用空调的广播稿,如果采用技术报告
的体裁,听众就什么也听不懂了,应该按科普广播体裁来写。
我们要发表一项新的科学探索成果,只有选择好科学论文的体裁;为了
争得发明权则要抢时间,必须采用技术快讯和申请专利的文献体裁;要向非
本专业的群众宣传这一成果,则必须采用科技普及的体裁。这种选择一经确
定,只要写作的目的不变,体裁是不能随便更改的。而体裁在文艺创作中的
选择要灵活得多。因为一个文艺题材,可以写成不同体裁的作品。但是,在
科技写作中就不同了,写作目的一经确定,选择的体裁也就确定了。选错了
体裁,文章写得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好比一本幼儿科普读物,你改用
科技论文体裁来写,幼儿就看不懂了。反过来,一本科学专著,你用科普读
物体裁来写,科技工作者虽能看懂,但一定嫌其啰嗦冗长而搁置一边。
选择科技写作体裁的一般原则是:
①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题材的性质确定
在科学上具有独创性,做前人没有做的工作,选择科学论文体裁较为合
适;一项具体技术的发明或创造,且是重复别人的已有成果,但在局部地区
仍有实用价值,可选择科技报告体裁;对于那些描述性学科,如对生态、现
象的观察、记载,则应选择考察报告的体裁。
②根据写作目的要求确定
如前所述,为了公布科研成果,则选择科学论文;为了申请学位,则选
择学位论文;为了介绍科技动态,则选择科技情报体栽等。
③根据读者对象来确定
读者是本专业的学者,会选择学术论文等体裁;读者非本专业的学者,
会选择科技普及体裁。
收集科技写作材料
收集科技写作材料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亲自进行科学探索研究和考
察,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是生动的、活的材料,前人
所没有的材料,往往带有创造的性质;另一条途径是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和采
访,这就是专家咨询和文献检索,是了解前人所做的工作。
前一条途径收集到的材料称为第一手材料,必须从科学探索实践中,通
过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收集科学事实材料,这些事实不但印证了前人的发现或

Prev | Next
Pg.: 1 ...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 71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